
申刚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血管瘤及介入血管中心
面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病例
409人已读
作者:焦玉浩 申刚
【基本信息】男、1岁。
【疾病类型】面部静脉畸形
【治疗方案】静脉内注射硬化剂
【治疗周期】3次
【治疗效果】明显好转
【推荐理由】该案例为面部静脉畸形,患儿出生后鼻部及额头部紫斑,后随着生长范围逐渐增大,平卧后肿胀明显,经过3次微创硬化治疗后,现表面基本恢复正常。一、病史概况患儿出生后家长发现面部肿物,青紫色,局部肿胀,当地考虑血管瘤,未予特殊治疗。在4个月时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介入血管瘤科申刚主任门诊,完善MRI检查提示血管畸形。考虑到患儿年龄较小,建议到1岁时进行治疗。孩子1岁时,体重12.5Kg,随即安排了手术治疗。




2、治疗过程 患儿完成入院前术前检查,并进行了全科的术前讨论。结合患儿体征,体位实验阳性,及相关的术前检查,目前仍考虑静脉畸形的可能性比较大。患儿全麻后,常规消毒面部,局部穿刺,抽出大量红色血液。遂进行了经皮穿刺造影。可见巨大囊腔,并可见回流静脉显影,诊断静脉畸形明确。进行泡沫硬化剂进行硬化治疗。


本文是申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