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彬
王彬 副主任医师
龙马潭区人民医院 外科

附睾囊肿

482人已读

概述

附睾是位于睾丸上侧方由卷曲小管组成的用于收集和运输精子的器官,依次为附睾头、体、尾部。附睾囊肿( epididymal cyst )又称精液囊肿,指发生在附睾的囊性肿块,多由精液淤积导致,是一种良性病变。常见发病部位为附睾头部,以单发多见。该病一般不会引起不适症状,少数囊肿较大者可有疼痛或阴囊坠胀感,预后良好。

附睾囊肿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附睾囊肿为常见的阴囊内囊性疾病,具体目前发病率无统计数据,多发青壮

年男性。

病因

附睾囊肿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附睾内输精管部分堵塞、睾丸附睾的慢性感染或损伤、不适当的性刺激导致局部功能紊乱症等有关。

附睾囊肿的病因有哪些?

导致附睾囊肿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输精管阻塞

附睾内输送和储藏精子的附睾小管部分堵塞,导致精液淤积从而形成囊肿。

I 慢性感染

可能因睾丸、附睾的慢性感染引起“小管局部炎症,使局部粘连导致附睾小管阻塞。

I 创伤

当附睾因为受伤产生癫痕时,可能阻塞附睾小管,发生附睾囊肿。

1其他

可能与不适当的性刺激、射精困难、性欲旺盛等性机能紊乱症有关。

诱发因素

若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了乙烯雌酚,可增加小儿患附睾囊肿的风险,发生率为21%,高于正常男性的5%,但目前该药孕妇已禁用。

症状

附睾囊肿一般无症状,且囊肿大小相对稳定,病情发展缓慢。如果囊肿体积较大,少数可出现疼痛或阴囊部坠胀感。

附睾囊肿有哪些典型症状?

附睾疼痛

一般无痛,若出现疼痛,多表现为轻微疼痛。

丨阴囊部坠胀感

阴囊部坠胀、不适。

就医

当患者发现附睾内存在圆形肿物,且无其他症状时,一般无需治疗,可随诊观察。若患者伴有疼痛不适或阴囊部坠胀感时,建议就医治疗。

附睾囊肿去哪个科室就诊?

男科,泌尿外科

诊断依据

医生首先根据体格检查发现附睾处存在边缘光滑、质地柔软的圆形肿块,可初步诊断,进一步通过影像学检查可见睾丸或附睾部出现液性暗区,并在排除睾丸癌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阴囊肿块后,即可确诊。

附睾囊肿有哪些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

触诊

附睾部可触及或大或小的圆形肿块,边缘光滑,质地柔软,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挤压不会变小。

透射光检查

使用电筒光线对阴囊进行照射,判断肿块是液体的还是实性的,如果有附睾囊肿,检查会发现充满液体的肿块,但是由于附睾囊肿一般比较小,实际上,临床上做透光试验不是很容易辨别。

超声波检查

根据睾丸或附睾部可见液性暗区进行诊断,同时可排除睾丸癌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阴囊肿块。

I 穿刺检查

囊肿穿刺液中可见不活动的精子以及脂肪小体等。

附睾囊肿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本病会和慢性附睾炎、精索鞘膜积液附睾结核有相似之处,医生将从多个方面详细检查进行判断。

I 慢性附睾炎

患者附睾肿大、出现坠胀感或疼痛症状

与附睾囊肿相似,但慢性附睾炎触诊还

可出现患侧附睾变硬表面不光滑,有时可触及输精管增粗,且尿常规提示尿路感染, B 超检查附睾内无液性暗区,可帮助鉴别诊断。

精索鞘膜积液

患者阴囊内出现囊性肿块,透光试验阳性, B 超提示液性暗区与附睾囊肿相似,但精索鞘膜积液肿物多呈卵圆形或梭形,若存在多囊可呈哑铃型,体积比附睾囊肿大,位于精索部,肿块可随着精索移动,穿刺液中无精子,可帮助鉴别诊断。

附睾结核

患者附睾肿胀、伴或不伴疼痛症状与附睾囊肿相似,但附睾结核肿物可与阴囊皮肤粘连,破溃后流出液体形成瘘管,患侧输精管呈典型的串珠状结节“改变,血沉常加快,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呈强阳性,透光试验结果呈阴性,且好发于附睾尾部,可帮助鉴别诊断。

治疗

附睾囊肿患者一般无症状,无需特殊治疗,但如果感到疼痛,可服用非处方止痛药,若症状较重或者囊肿体积较大应手术切除。

一般治疗

.无明显症状者不需治疗,随访观察即可。

.若囊肿体积较大,且存在明显的疼痛及坠胀不适时,可手术切除。

附睾囊肿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一般情况下无需服用药物,但对于附睾囊肿合并疼痛患者,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疼痛,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附睾囊肿有哪些手术治疗?

I 附睾囊肿切除术

该手术适用于囊肿较大或出现明显不适的患者。在麻醉后常规取阴囊切口,将囊肿和附睾分离后完整切除。有学者建议同时施行睾丸鞘膜翻转术以防止术后可能并发的睾丸鞘膜积液。术后需正确包扎和管理伤口。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手术可能会对附睾或者输精管造成损害,影响生育能力,

且具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少见),故建

议谨慎使用。对尚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若必须手术时,建议保存部分精子。

附睾囊肿有哪些其他治疗措施?

IX 线法

用 X 光线对睾丸进行照射,照射剂量为600-800Gy/6-8日,使曲精小管分泌受到抑制,从而防止附睾囊肿继续增大或增多。此法适用于已有孩子者及老年人,虽不会对性欲造成影响,但少数患者会引起睾丸萎缩。

1穿刺注射法

可采用穿刺注射法治疗,即穿刺囊肿将

积液抽出,然注入硬化剂如聚乙二醇等,硬化剂可导致囊肿结痂,使囊肿的分泌功能遭到破坏,从而使囊肿缩小。但该方法容易发生感染且复发率高,目前已很少使用。

预后

附睾囊肿虽不会自行消失,但大多数患者病变小,临床症状轻微,预后良好,且一般不会引起其他并发症,但行附睾囊肿切除术者存在损伤附睾小管的可能,从而影响生育力,且有一定的复发风险。

附睾囊肿可能有哪些后遗症?

一般情况下无后遗症,但若手术切除囊肿,可能会对附睾或者输精管造成损害,影响生育能力。

附睾囊肿会复发吗?

手术切除囊肿后有一定的复发风险,但较少见。

日常

附睾囊肿患者日常应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作息习惯,并注意做好局部清洁、调适心情、劳逸结合,避免病情加重。患者还需留意症状变化,每月进行阴囊自检,定期随访。

附睾囊肿如何家庭护理?

I 心理指导

家属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精神上给予安慰和支持,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

I 休息环境

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附睾囊肿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

.饮食均衡、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按时休息,调理身体。

.调整好心态,放松心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少数症状严重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性生活等情况。

此外,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每月自检阴囊,查看阴囊内是否有肿块,具体方法如下。

I 阴囊皮肤检查

面对镜子,观察其是否有异常。

睾丸检查

用双手,将拇指放在睾丸上面,食指以及中指放在底下。用手指轻轻揉动睾丸,睾丸正常情况下应光滑、椭球形,且有一定的质感。一侧比另一侧稍大为正常情况。若触及阴囊内有或大或小的圆形肿物,或出现新的肿块,需及时就医。

附睾囊肿病情需要日常监测哪些指标?

对于轻微的附睾囊肿,应该日常通过阴囊自检监测肿块是否发生变化,如肿物增大或产生新的肿块等,若触诊出现异常或产生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特别注意事项

手术存在复发的可能,故术后1-3周需进行后续的随访检查,并密切观察手术部位是否有新的变化,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附睾囊肿怎么预防?

.注意保持阴囊部清洁卫生,以防

感染,避免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规律适度的性生活。

.若存在一些原发疾病如泌尿生殖系统急慢性感染、性机能紊乱等,需积极治疗,以防诱导该病的发生。

●应注意自检阴囊,查看阴囊内是否有肿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王彬
王彬 副主任医师
龙马潭区人民医院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