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儿超声系列之十四 - 胃重复畸形 吴庆华
胃重复畸形相对少见,但不罕见,胎儿期时有经超声提示可疑胃重复畸形的情况。其超声表现为胎儿上腹部囊性回声,可与胃相通或不相通。早在上个世纪,1959年由英国外科医生J. Thompson Rowling就已经提出该疾病的诊断标准:来源于胃壁,与胃腔相通或不相通,病灶囊壁环绕平滑肌层,囊内覆盖消化道粘膜,与胃共享血液系统。故可见该疾病的诊断是通过手术探查和病理检查来准确诊断的。产前还需充分做好超声检查以与其他腹部囊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胃重复畸形可分为囊肿型和管型。囊肿型者在产前超声可表现为囊肿紧邻胃泡,囊肿壁与胃壁相邻,与胃泡有共同壁,囊壁显示为强-弱-强分层结构,即胃壁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一般来说,胃重复囊肿在孕期行超声反复观察,其形态无明显变化,大小变化不显著,仅与胎儿孕周增加而有轻度增大。管型者因与胃腔相通,较难在超声下予以检出,若有潴留物,超声可能看出椭圆形或长条状无回声区。
虽然该改变为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但发生原因并不清楚,与遗传异常也没有明确的关联。在排除其他系统发育异常的情况下,可考虑行高级版无创DNA筛查以大概率排查染色体异常疾病风险。但是,若担心无创漏诊风险或超声出现其他特殊情况,仍首选羊水穿刺检查以准确诊断。
胃重复畸形治疗已有多年历史,腹腔镜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好的可能性大。故孕期发现该超声改变时,积极进行产前诊断医师和小儿外科医师咨询,可以更好的心情和更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小宝宝!
本文是吴庆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