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吕富靖 三甲
吕富靖 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 消化内科

结直肠息肉的常见病理类型

620人已读

临床上直肠息肉常见的病理类型有三种: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锯齿状息肉,可以单发或多发。

一、 炎性息肉

是肠道对黏膜各种损伤的反应性改变,如继发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病和肠结核等,也可见手术吻合口附近。通常由损伤黏膜周边的上皮修复性增生形成。小的炎性息肉一般不需要处理。

二、 腺瘤性息肉

是大肠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异型增生的腺上皮构成,长期不处理,有可能会进展为结直肠癌。根据肿瘤的生长结构将腺瘤分三种病理类型:管状、绒毛状和绒毛管状。日常工作中,病理医生要对腺瘤的异型增生程度(低级别或高级别)进行评估。通常认为腺瘤应有低级别异型增生,因此病理报告为低级别的腺瘤不需要特别的临床处理。腺瘤癌变与它的大小、病理类型和分级有关。腺瘤性息肉体积越大,分级为高级别,越容易发生癌变。绒毛状腺瘤较绒毛管状和管状腺瘤易癌变。因此,对高级别的、体积大的、含绒毛状成分多的腺瘤,要及时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术后需要临床定期复查肠镜检查。

三、 锯齿状息肉

包括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传统型锯齿状腺瘤,它们可伴或不伴异型增生。在病理诊断中区分出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和传统型锯齿状腺瘤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是癌前病变,长期不处理,有可能会进展成癌。传统型锯齿状腺瘤、不伴异型增生的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是缓慢进展性病变,应当内镜下完全切除。如果伴有异型增生,进展为癌的速度比普通腺瘤快,切除后,需按腺瘤伴高级别异型增生进行内镜随访。


吕富靖
吕富靖 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