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吕从改
吕从改 副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内科

一发现颈动脉斑块,就启动服用阿司匹林,错!

99人已读

近期门诊遇到几位患者,因为检查颈动脉彩超发现颈动脉斑块就开始服用阿司匹林。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那么针对颈动脉斑块的人群到底应该不应该吃阿司匹林呢?

如果彩超提示动脉斑块很大,导致颈动脉狭窄超过50%(可进一步查颈动脉CTA),这部分人群建议服用阿司匹林。如果斑块不大,没有形成明显狭窄,并且没有明确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病,这种情况是不推荐服用阿司匹林的。

还有一种错误的说法:吃阿司匹林能预防颈动脉斑块,这是不正确的。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并不是预防动脉斑块的药物。

血小板是人体内最小的血细胞,负责止血。血小板有四个功能:

1、粘附功能,即血小板具有粘附其他物质表面的能力。

2、聚集功能,指血小板之间相互粘附,并且形成血凝块,从而参与到止血的过程中帮助止血。

3、释放功能,血小板可释放多种凝血物质,促进血管收缩,促进凝血过程,并起到止血作用。

4、收缩功能,当血小板聚集在一起形成血块时,血小板会通过收缩进一步减少血凝块,同时形成血清,加速凝血过程。

我们的血液中都有血小板,正常情况下,这些血小板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但是,一旦血管发生破裂,就会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激活血小板,血小板激活后就会“抱团”,聚集到一起,形成血块,堵到血管破口处,发挥止血的作用。这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

但是,血小板也可以干坏事儿。如果动脉中形成了斑块,斑块有可能会破裂。一旦斑块破裂,也可以激活血小板,导致很多血小板聚集到一起,在血管内形成一团血凝块,并堵塞血管,这就是血栓形成。大多心梗、脑梗就是这样发生的。

那阿司匹林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也就是抑制血小板聚集。服用阿司匹林的人,一旦动脉血管内的斑块破裂,血小板互相聚集到一起的能力减弱,就不容易形成血栓,也就不容易发生心梗和脑梗了。

通过以上的讲解大家不难理解这个道理,阿司匹林是不能预防动脉斑块形成的,但是可以预防动脉内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相反的又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因此用药时一定要权衡利弊。如果通过临床评估病人发生血栓的风险很大,那使用阿司匹林利大于弊;如果发生血栓的风险很小,就可能弊大于利了。

提醒: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需要由医生全面评估后决定,自己千万不要盲目服药以免发生不可挽回的意外。

吕从改
吕从改 副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