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吕从改
吕从改 副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内科

最近支原体感染来势汹汹,“支原体肺炎”频频登上热搜。

347人已读

那什么是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怎么传播的?哪些抗感染药能治疗支原体肺炎呢?近期,支原体肺炎高发,想必您一定有很多方面的困惑,别着急,今天内科吕从改副主任医师就来为您一文详解——

1.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MPP)?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一一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感染全年可发生,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好发于5岁及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近期接诊发现,一些青中年也频频中招,但多有家庭聚集性发病(家中幼儿发病,家长陪护不注意防护引起)

2.MPP怎么传播?

支原体肺炎以飞沫、接触传播为主,潜伏期1~3周,MP仅寄生于人类,传染源是感染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及携带者,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的数周,都具有传染性,特别是病初4-6天传染性最强,所以家庭成员感染机会多。

3.感染后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

肺内表现:急性期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有咽痛、声嘶、发热、咳嗽(初期干咳,数天后可出现少到中等量痰,但一般无血痰)、头痛、卡它症状等,严重病例可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儿童病例有时可见颈部腺病、结膜炎和鼓膜炎。一般5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肺炎不常见,5岁以上易发展为肺炎,成人大多数症状轻微或无症状,3%-10%发展成支气管肺炎,3%-4%的感染患者可危及生命。轻度MP感染引发的发热一般在一周以内,咳嗽症状可持续2周,部分持续2-4周。慢性期可引起咳嗽变异性哮喘等表现。

肺外表现:25%的MP感染患者会出现肺外的一些表现,发生时间可于呼吸道症状出现前或后,甚至无呼吸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伴发症状之一,如脑炎、多神经根炎、颅神经麻痹、脑脊髓炎、格林巴列综合征等。皮肤损害是MP感染肺外表现的另一大常见症状,如硬皮病、溃疡性口炎等。心血管并发症虽不常见,但1-8.5%的MP感染患者会并发心包炎、心肌炎等心脏疾患。MP感染还可以引起关节炎、溶血性贫血、蛋白尿和肝功能损害等。

4.肺炎支原体感染怎么治疗?

MP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药物无效。目前治疗MP感染的主要有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三大类抗生素。

但如高度怀疑或已明确MPP合并细菌感染(SP、SA感染),可联合应用第2、3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不推荐常规联合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如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及碳青霉烯类等

大环内酯类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这一类抗生素是目前8岁以下儿童唯一可选择抗MP感染的抗生素。但我国大环内酯类对MP耐药性较高,儿童高达90%以上,成年人高达69%以上,耐药MP如果使用大环内酯类常导致退热和呼吸道症状缓解时间延长。所以目前MP引起的8岁以下儿童的重症感染,选药棘手。

喹诺酮类抗生素常选用的有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其中莫西沙星抗MP的MIC(最低抑菌浓度)低于左氧氟沙星。目前这一类抗生素对MP的耐药性已有报道。这一类抗生素适用于18岁以上人群。

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口服的米诺环素、多西环素,静脉的奥马环素和替加环素(对其他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的病原菌仍对替加环素敏感,需静脉给药,口服吸收效果较差)等,都有较好的抗MP作用,目前尚无耐药报道,且耐大环内酯类MP使用四环素类可得到较好的感染控制。这一类抗生素适用于8岁以上人群。

重症MP感染在有效抗感染基础上,如病情仍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考虑加用适量激素及免疫球蛋白以抑制过强的炎症反应。

5.支原体感染预后如何呢?

MP感染一般预后良好,亦有一定的自限性。但部分MP感染如不能及时控制,急性期可引起呼吸衰竭,慢性期可引起长时间咳嗽,且由于MP可释放CARDS毒素等机制,可导致气道慢性炎症,从而引起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特别在儿童和青壮年中常见。

温馨提示,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以预防为主,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多通风,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注意佩戴口罩,平时注意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

再次提醒,以上为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如出现可疑症状,请及时就诊,勿在家中擅自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关注健康,关注吕医生)

吕从改
吕从改 副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