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莉 三甲
刘莉 主任医师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皮肤科

过敏性疾病为什么瘙痒?

64人已读

过敏性疾病的瘙痒有两种常见的情况,一个是急性瘙痒,另一个是慢性瘙痒(持续时间>6周),经常反复。

t014b1e3fa6ebb25929.jpg


两种过敏性瘙痒的发病机制有不同

一、急性瘙痒的发病机制:

急性皮肤瘙痒如急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主要是由皮肤肥大细胞,免疫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KC)等释放组胺引起的。组胺能与神经上的H1和H4受体结合通过磷脂酶系统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香草酸亚型 1(TRPV1)。使神经元也会释放神经肽,从而导致“神经源性炎症和瘙痒感”,以及局部血管舒张、血浆外渗和肥大细胞脱颗粒。

所以急性瘙痒可通过口服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片等脱敏为,来对抗组胺,起到止痒的治疗效果。

而慢性过敏性瘙痒机制不同,所以此类病人口服脱敏药就觉得效果不好。

二、慢性顽固瘙痒复杂的发病机制中的一小部分原因与遗传、获得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调节异常、

神经敏化或可塑性改变等

4def8fdd714d1b6ab0c0ea8922dd068.jpg


► 由于皮肤屏障结构蛋白及蛋白酶抑制物先天合成基因功能突变,导致易过敏体质的机体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促进相关蛋白酶过度活化以及皮肤角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等,产生表皮源性瘙痒。

► 皮肤角质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并通过作用于真皮树突细胞而调节T细胞向Th2型分化,产生免疫反应性瘙痒并由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IL]-4、IL-5和IL-13等)促使外周瘙痒神经敏感化,促进瘙痒-搔抓循环形成。

► 瘙痒-搔抓循环可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募集多种炎症细胞于皮损部位和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产生多种炎症介质并通过相应的G蛋白偶联受体等信号通路激活或敏化外周神经上的离子通道,降低痒觉神经理化刺激的活化阈值,产生化学性、温度性和机械性瘙痒,同时激活外周敏化神经产生的轴突反射,诱发皮肤局部神经源性炎症。

► 在严重皮炎过敏瘙痒患者的脊髓和大脑神经通路上可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敏化及可塑性改变,形成瘙痒-搔抓优势回路,最终导致自发性过度搔抓的慢性瘙痒临床表现。

目前有很多生物制剂如度普利尤单抗、奥马珠单抗等,还有JAK抑制剂如乌帕替尼、阿布希替尼等各类新的药物上市,获批应用到临床中,帮助患者解决顽固性过敏性疾病的困扰。

ccdc0bfcbaad141161407f62a278c98.jpg


刘莉
刘莉 主任医师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