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酸高,肌酐高,如何正确对待?
近期,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门诊,尤其是周末的时候,碰到很多年轻人拿着体检报告来肾内科就诊,都是因为两项指标异常---尿酸高,肌酐高!而且这群年轻人都有一个共性,经常加班,饮食不规律,经常吃外卖,喝碳酸饮料,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大部分都是通过体检发现。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尿酸性肾病的相关知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发病率逐年提升,因此高尿酸血症被称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之后的第四高。尿酸性肾病又称痛风肾病,是指由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造成高尿酸血症,最后过多的尿酸盐在肾脏内沉积引起肾损害。尿酸性肾病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以及尿酸结石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以无症状为主;也可表现为小管间质损害,比如夜尿增多;还可以表现为肾结石;血肌酐升高、蛋白尿等。尿酸性肾病因为其发生率高、起病隐秘、又不被大家所重视,这类病人可伴有不可逆的肾损害,其损害的严重程度,常常与血尿酸升高的持续时间和幅度有关,也是引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和治疗高尿酸性肾病呢?
1、控制饮食:禁食高嘌呤食物,如肝、肾、心、脑等动物内脏;禁食海鲜;限量进食中嘌呤食物,如猪肉、牛肉、羊肉、蘑菇、干豆类、扁豆、芦笋等;少喝老火汤;禁酒和碳酸饮料;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ml,以促进尿酸排泄。
2、药物干预:降尿酸药物主要分为三类(抑制尿酸产生的药物、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以及尿酸酶类药物),而对于选择哪种药物治疗,则需要遵从医生的建议。
3、碱化尿液:碱化尿液可抑制尿酸结石的形成,同时使尿酸结石溶解,包括进食碱性食物、应用碱性药物。
4、适当户外运动,作息规律。
5、如果出现肌酐升高,蛋白尿等情况一定要及时肾内科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总之,我们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控制、生活调节以及正确的药物治疗,才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尿酸性肾病,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是周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