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笑雷 三甲
刘笑雷 副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普外科·肝胆胰外科二部

第十一期: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 西罗莫司+短效干扰素的优势疗效

1325人已读

刘笑雷 中日友好医院 普外科

在我们之前的病例分享中,曾经分享过一例左肝巨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病例分享,第7例),因为同时合并肝内多发转移,无法行手术治疗。该患者在穿刺活检确诊是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后,开始了西罗莫司+短效干扰素的治疗方案,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肿瘤出现明显的缩小,同时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这位患者是我们第1例使用西罗莫司+短效干扰素联合治疗的患者,也正是基于这例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陆续才有更多的患者接受了此治疗方案。

西罗莫司治疗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研究是欧洲学者最先进行报道的,2016年国学学者首先报道了17例患者使用西罗莫司的结果,2021年再次报道了38例患者使用西罗莫司的临床结果。单药西罗莫司治疗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疾病控制率较高(75.7%),但肿瘤缩小的比率较低,仅为10%左右。短效干扰素治疗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研究结果,由我们团队在2021年进行了报道,我们总结了42例患者使用短效干扰素后的治疗效果,其中疾病控制率81%,肿瘤缩小率52.4%,均好于西罗莫司。但在我们实际临床观察中发现,单药短效干扰素的起效较慢,对于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并不好。而且由于前期研究患者选择偏倚造成的误差,单药短效干扰素的有效率(出现肿瘤缩小)要低于我们之前的文献报道。西罗莫司的药物机制本身是mTOR抑制剂,在治疗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时可以作为一种靶向药物使用;而短效干扰素是免疫刺激因子,与西罗莫司共同使用可以形成协同治疗的效应。因此从2022年开始,对于一些病情较重或进展较快的患者,我们开始建议西罗莫司联合短效干扰素的治疗方案。

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共有40名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在我们中心接受了西罗莫司+短效干扰素的治疗方案,其中79.3%的患者出现了肿瘤缩小,37.9%的患者肿瘤直径缩小超过了百分之三十,达到了PR的治疗效果(图1)。有1例老年男性患者,确诊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时,肝内有多发病灶且病灶范围非常大,患者观察了5个月未做任何治疗,观察期间病灶明显进展。来我们中心就诊后,开始采用西罗莫司+短效干扰素的治疗方案,肿瘤随即明显缩小,治疗11个月后肿瘤完全消失,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图2)。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已总结成专业医学论文,该论文已被《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edical Oncology》杂志接收,将于近期发表。

Figure 3.jpg

A:1例女性患者,诊断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时肝内多发病灶;B:单药短效干扰素治疗后,肝内病灶有进展;C:治疗方案调整为西罗莫司+短效干扰素后,肝内病灶明显缩小,部分病灶完全消失

Figure 2.jpg

A:1例老年男性患者,诊断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时肝内多发病灶;B:观察一段时间后,肝内病灶有进展;C:西罗莫司+短效干扰素治疗后,肝内病灶完全消失

西罗莫司联合短效干扰素的治疗方案也有一些副作用,最常见的是白细胞减低,大部分患者在使用该方案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低,但很少有患者会因此而中断治疗。该治疗方案是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治疗领域近年来最大的研究进展,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国外对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除我们报道的临床研究外,尚无其他病例数较多的、治疗效果较好的临床药物研究报道。据我们预测,该治疗方案有望成为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该治疗方案能否在其他部位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中发挥作用,目前尚无确切结论,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刘笑雷
刘笑雷 副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普外科·肝胆胰外科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