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高龄虚弱遇上房颤合并二尖瓣反流,怎么办?
退行性二尖瓣病变发病率高,影响大约2%的人群,其中最常见的病变是二尖瓣腱索延长或断裂。由于二尖瓣对合不严,出现不同程度的反流,继而产生左侧心房心室的变化,患者可出现房颤和肺动脉高压,临床上表现为心力衰竭。对于这类患者,国际临床指南上,推荐进行二尖瓣手术治疗(1类推荐)。而对于高龄虚弱的患者,如何选择治疗方案,可能会陷入两难。选择手术,担心手术风险;保守治疗,心衰又很难控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今年,77岁的范先生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图1 国际临床指南的治疗推荐
范先生,77岁,江苏省昆山市人,近两年逐渐出现活动能力下降,间断有气短及夜间不能平卧,并呈逐渐加重趋势。今年5月份,因“心力衰竭”到心内科住院,心电图提示:持续性心房颤动,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左室增大,二尖瓣前叶腱索断裂,重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肺动脉高压。

图2 房颤消融前检查资料
明确诊断后,心内科医生给出了3个选择,1,继续药物保守治疗;2,经导管房颤消融,恢复窦性心律;3,外科开胸手术。最终范先生及家属担心手术风险,选择了方案2。经导管房颤消融后,范先生确实恢复了窦性心律,但是出院后仍有气短和不能平卧的症状。
今年11月份,范先生来到了心外科就诊,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脏彩超提示:左心房较前进一步增大,二尖瓣重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肺动脉高压。

图3 外科手术前的检查资料
与范先生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利弊及风险后,最终选择外科开胸手术。因为范先生合并严重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后口服优甲乐纠正甲减。手术如期进行,开始体外循环后,用人工腱索纠正二尖瓣脱垂,人工瓣环恢复“马鞍形”结构,环缩三尖瓣瓣环。范先生手术及术后恢复都很顺利,一周左右康复出院。术后1个月来院复查,范先生精神状态很好,自诉可以正常活动,气短症状再也没有了。

图4 术后1个月复查资料
通过范先生的诊治经过,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重度二尖瓣反流合并房颤的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和经导管房颤消融都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最终都需要外科手术来治愈。
本文是张步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