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道腺病毒感染,你了解多少呢?

秋冬季,各类呼吸道疾病高发,疾控君在上篇科普中为大家介绍了近期频上热搜的“肺炎支原体”(陕西疾控公众号:敲黑板,快来了解肺炎支原体),今天小编再次整理了可以引起人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另一种病原体——腺病毒,它究竟是什么,快随小编来了解一下。
腺病毒是什么呢?
人腺病毒(HadV,以下简称腺病毒)为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1953年由Rowe等首次发现。
目前已发现至少90个基因型,分为A~G共7个亚属。与呼吸道疾病相关的型别为B、C和E亚属,型别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不同型别病毒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膀胱炎、眼结膜炎、胃肠道疾病及脑炎等。
腺病毒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4%~10%,也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其中HAdV-3和HAdV-7型是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常见型别;HAdV-55型自首次在我国发现以来,已成为我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腺病毒是怎么传播?
腺病毒常在封闭、拥挤的环境中传播,如学校、托幼机构、夏令营、泳池、新兵营中。腺病毒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常见潜伏期为3-8d,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其次可通过接触被腺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未洗手而触摸口、鼻或眼睛等感染,亦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腺病毒肺炎最常发生于6个月~5岁,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患慢性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损者更易发生重症。

腺病毒感染后有什么症状呢?
感染腺病毒的血清型、被感染者的年龄及免疫状态的不同,均会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可累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眼睛、神经系统等。呼吸道感染人腺病毒后主要表现为隐性感染、急性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感染,少数可发展为重症肺炎。多数患者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表现为急性发热起病,同时伴咳嗽、咳痰、咽部不适、咽痛等,还可出现腹泻、乏力、恶心、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少数出现头痛、头晕;病程为1-14d(平均5-7d),多数呈自限性。但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下呼吸道感染(人腺病毒肺炎),还有少数患者发展为重症,甚至出现死亡。

如何预防腺病毒感染呢?
目前国内尚无针对腺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也无可供普通人群使用的腺病毒疫苗,因此,预防腺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也是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 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返回或接触公共场所物品、脏东西后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和口。家中有小朋友的家长,外出回来后要及时洗手后再抱小朋友。
2. 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或用手肘或衣袖等遮挡,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大人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要对着宝宝。
3. 不与出现可以症状的患者共用学习用品,家庭中不共用毛巾、牙刷、餐具等个人生活用品。
4. 流行高发季要加强室内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 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前往时戴好口罩。
6. 尽量避免前往卫生状况不好、人多拥挤的泳池游泳,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
7. 日常生活中要合理饮食,多饮水,多注意休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