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孩子心理咨询/辅导,父母该怎么配合?

发表者:姜文娟 人已读

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到心理咨询师那里就感觉心理舒了口气,期待着孩子有如电视电影里面的镜头,三五次就能发生神奇的变化。结果三五周过去了,孩子似乎还没有好。开始还能坚持一下,想总是没有那么快吧。结果似乎一等再等,孩子似乎好点,但是有时候一下子,孩子因为什么事情触发了,情况似乎又不好了。这时候,家长再也绷不住了,花了这么多时间,这么多钱,怎么感觉没有效果呀?!

其实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有有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我们叫做“进五步退三步”的过程。如果从长时间来看,还是可以看出孩子的变化的。只是在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家长容易一下子似乎回到从前的感觉。这种感觉让家长似乎绝望。本来去做心理咨询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似乎这个办法也不像期待的那样。有时候也对孩子,对咨询师失望,这时候就放弃了。这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孩子刚刚和咨询师建立了比较好的关系,这时候,家长自己的感觉也不和孩子和咨询师沟通,直接把孩子带走。这种向咨询师表达的愤怒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仅仅让您前面的付出和努力付诸东流,而且孩子刚刚建立的关系又硬生生的中断了。孩子本来建立一个信任的关系是不容易的事情,对被抛弃感非常敏感,结果又一次体验被抛弃感,又一次活生生的被制造了被信任的人抛弃的感觉。以后再建立关系就更加困难了!我们看过很多孩子原来是很渴望看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的,后来这样换了几个后再也不来看了。父母干着急也没有用,孩子的压力只能完全由父母自己来背了!

心理咨询并不像大家幻想的那样,哭着进咨询室,笑着出来就是好咨询。进入咨询会经历多孩子的全面了解,个人成长的,家庭的,甚至家族的了解。咨询师在这些了解和关注尊重里和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在这些了解的过程中,原来的问题没有那么容易一下子解决掉,因为很多孩子的问题是家庭父母关系的问题,很多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家族的创伤代际传承的问题,处理起来非常困难,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孩子的问题解决意味着对您这个家族做手术,所以很多时候孩子代表家庭来治疗,他/她一个人承担了家族的命运改变的责任和压力。这些责任和压力导致孩子在咨询室成长困难,反反复复。但是父母在咨询室以外很多时候并不知道发生什么,咨询师总是讳莫如深的保密咨询信息。这就很容易产生信息和感觉的差异,让咨询师和家长产生各种疑问和矛盾,于是家长很容易开始不信任咨询师了就带着孩子离开。

其实这是太可惜的情况了!

那么家长该如何处理呢?1.家长如果对咨询的情况想了解是可以跟咨询师约时间了解的。咨询师虽然需要对孩子的交谈内容保密,但是是有义务对您反馈病情的,家长也是有权力了解病情的。可以在治疗初期约定每四次孩子咨询加一次家长访谈。2.当孩子情况不好的时候,家长更需要向咨询师了解情况,约时间探讨自己如何处理。3.当孩子遇到困难不愿意来咨询的时候,家长需要鼓励孩子跟咨询师讨论这个问题,这意味着孩子的咨询到了治疗的关键点了,需要紧紧把握住这个关键点好好处理,孩子的治疗就会到一个新的台阶。而不是不声不响就不去治疗了。4.即便是孩子在咨询中确实有波动或者症状加重的情况,家长也是需要积极跟咨询师沟通交流,而不是马上认为治不好就离开或者换咨询师。治疗的过程会挑破以前看不到的“脓包”,所以有时候会看起来症状似乎更加严重了。这时候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需要适当与咨询师沟通,坚定治疗,因为治疗到了关键点。在这个关键点修通以后,孩子就会有不一样的成长。家长,孩子和咨询师一起战胜这些波动和困难。只有对咨询师的信任才能创造和维持治疗成功。在我的治疗经验里,治疗的稳定坚持,孩子都慢慢好起来了。相反,那些不能坚持信任咨询师的孩子经历就很坎坷了,他们慢慢就不愿意跟人交流不愿意来求助和咨询了。

家长需要把咨询师看作一个一起陪伴帮助孩子和家庭的人,而不是神。如果一旦确定一个咨询师,越信任,效果越好。

本文是姜文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