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黄敬之 人已读
本文关键信息:
1、在发生师生冲突时,停止言语互怼以及重新指令的技巧;
2、注意落实亲师联系以及了解个案问题;
3、把握采取“行为契约”方案的实施细节。
一、个案背景与事件介绍
小天是位ADHD男孩,在幼儿园期间,就因自控力差、易与人发生冲突而频繁转学。小学二年级时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接受多动症药物治疗,但复诊就医和服药等都不稳定。【注:药物使用:由于目前对ADHD药物治疗的疗效还不错,因此不少ADHD学生被诊断为ADHD后,可能会尝试使用多动症药物。但也有部分的ADHD学生,由于家庭或个人的原因,导致不规范使用药物,出现预期药效大打折扣的状况。】
刚上三年级时,小天的情绪行为表现与其他同学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上课时会坐立不安,在座位上动来动去。然而,开学一个月后,小天开始在早读和午托休息期间随意离开座位走动,老师如果出言制止,往往会造成小天与老师的冲突。
二、问题概述与分析
一天早读,班上同学都安静待在座位上,小天才进教室没多久,就未经允许离开座位走到隔壁排的同学身旁,拍拍同学的肩膀。这时老师出言制止小天。老师:“小天,不要和隔壁的同学讲话。”
小天直接回怼说:“我没有讲话啊!”【注:冲突的来源:教师和学生之间因为教师批评指责的行为与学生的实际表现并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争执的爆发点。】
老师再次纠正小天说:“你刚才明明拍了隔壁同学的肩膀,就是想要和人家讲话的样子。”
小天更大声回怼老师说:“我就是没有讲话啊!”双方这样一来一往,反而真的干扰到其他同学的早读,甚至有些同学因此停下早读,看着老师和小天之间的争吵。
三、辅导策略
老师为了避免这样的争执与干扰进一步扩大,就决定先停止和小天的争执。于是就对小天说:“好,你刚刚确实没有讲话,老师误会了你,很抱歉!【注:老师勇于认错:在师生冲突的现场中,偶尔会看到教师,似乎为了维护自己在其他学生面前的权威,而持续和学生呕气,甚至于僵持到双方都下不了台的情况。在这个例子之中,确实是因为教师的指责与事实有些许出入,这时候教师若能先停止对呛,承认自己的误会,通常都可以让事件影响不再扩大,而这也是对全班同学示范勇于认错的绝佳身传言教的机会。】但是现在是早读时间,如果没有特殊理由或者没有经过老师同意,不得随意走动,请你回到座位坐好。”【注:重新指令技巧:教师利用重新指令的技巧,要求学生遵循规范。】此事之后,老师主动联系小天妈妈之后,发现小天在幼儿园时候就有这样的行为,当时幼儿园老师们都以比较宽松的标准包容他,因此小天一直没有学会服从要求和遵守秩序的习惯,老师也知道纪律记过和劳动服务等惩罚性的后果似乎都无法有效制止小天的行为,顶多也只是收敛三四天,可能一周之后又会复发。【注:亲师联系,了解问题:教师进行亲师联系,询问相同的行为问题,了解在以前的教育阶段曾经执行过的策略及其收效状况。】
老师于是找专业人员进行讨论,想知道有没有什么策略可以在班级内帮助规范小天的行为。以下老师与专业人员的对话:
老师说:“小天在班上常常会没有经过允许就离开座位,干扰了班级的秩序。”
专业人员说:“你是说小天离开座位的行为让班级秩序受影响。”
老师无奈地说:“就是啊,可是更伤脑筋的还在后面,对于小天随意离开座位的行为,任何老师看到都会纠正他,可是现在只要一纠正他,就几乎都要和小天吵起来了,反而对班级造成更大的干扰,这让老师不知道该不该管他。”
专业人员回应着:“你是说对于小天不守规矩时,老师对他的要求不但无效,反而有可能会引发师生冲突。”
老师紧接着说:“就是啊,而且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而是从幼儿园开始就都是这样子。以前的幼儿园老师大部分采取忽视或包容的做法,可是现在上了小学,就算我宽容他的行为,但对班级造成干扰,可能会让其他家长出现抗议。到底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尝试改变这样的状况呢?”
专业人员笑着说:“可以尝试的办法也不是没有,我建议可以试试行为契约的方法。但首先需要老师你改变对小天行为的看法!你以前看到的都是小天在早读、午休时又违规走动了,但我现在要让你回想小天在早读的时候,如果没有特别提醒,大约可以安静地坐在座位多久,还有一个早读期间大约要起来走动几次。”【注:行为契约:行为契约属于正向行为支持的范畴,通常是指由学生和家长或教师或其他重要的相关人员,共同拟定签署的条件化增强系统的约定。只要学生能够达到契约中好行为好表现的要求,就可以获得在契约里约定的奖励。】
老师想了想回答:“每天早读30分钟的时间内,他状况好的时候可以撑个20分钟不用起来走动,通常大约是15分钟左右就不行了,所以一个早读大约会起来走个两三次。”
“嗯,看起来我们需要把行为纠正的目标放在增加小天遵循规范坐在座位的时间上面!至于行为目标的标准嘛.....”专业人员和老师仔细地交换了意见之后,就有了初步的共识了。
接下来,老师在家长和专业人员的协助下,知道小天很希望能够拥有一个手机,但也很在意班级中好表现好行为的集点数。【注:调查增强物:教师在拟定行为契约之前,先行调查了解学生较为在意的增强物,并且从中选取较为适当的增强物来运用(此例之中为“班级中好表现好行为的集点”)。行为契约本身是属于增强系统的运用,而学生对增强物是否在意或是否感兴趣,是有效增强的前提。】由于目前学校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到学校,同时也为了避免造成家长额外的经济负担,因此不选择用手机作为增强物,所以决定让小天只要能在班级中表现出约定的好行为,就能额外获得班级中好表现好行为的集点。
老师在拟定好行为契约的草稿后,决定把小天找来讨论契约的内容。趁着小天某天看来情绪稳定、没有特别事件的时候,老师找来小天对他说:“小天,你应该知道老师很关注你在早读和午托休息期间,是否遵循规范坐在座位安静做自己的事情的行为。”小天点点头,并没有特别的意见。
老师继续说:“老师也发现你虽然常常在早读和午托休息时会自动起来走动,但是偶尔也有几天确实表现得不错,老师觉得有好表现就值得奖励,所以今天找你来谈,是想和你约定,好的表现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奖励。“【注:提升学生对于行为契约的接受度:教师口头肯定学生的好表现,并且澄清本次谈话的目的在于奖励学生,提升学生对于行为契约的接受度。】
小天的眼神这时候开始放出光芒,他原以为老师会找他训话,没想到是要讨论怎样取得奖励的事情。
老师这时候拿出行为契约的草稿,一边向小天解释着说:“老师希望你能在早读和午托休息时能够在座位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干扰其他同学。所以只要在一个时段之内都在座位上做自己的事情,就可以获得班级集点5个点;如果离开座位一次,但是在同学或老师提醒后,能马上回到座位上,那就可以获得班级集点2个点;如果同一个时段内离开座位两次,那就没有额外的班级集点。这样清楚吗?”【注:行为契约的目标要求在于“学生坐在座位上”,由于学生在以前的观察中,几乎每次早读和午托休息段都会离座两次,因此教师把增强起点订为“离座一次”,并且将“经提醒后表现”也给予增强,让学生不会因为一时疏忽就丧失该时段被增强的机会,而造成学生索性违规到底的风险。增强起点的选择通常建议是学生经过少量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而对于不同程度的努力,给予不同程度的增强,这是常用的方法。另外,违规行为并不在行为契约中提及,这是因为对强调的好行为的结果进行增强,违规行为就无法得到增强。整体设计基于对学生的了解而因势利导(增强物的选择),并避免使用惩罚的手段,只侧重在好行为的表现有好后果(区别性增强),并且考虑意外疏忽的补救机会,创造“一定能够得到增强”的预期目标。】
小天不可置信的问:“老师是说,就算是离开座位了,只要被提醒后有坐回座位,还是可以得到2个集点吗?”
老师回答:“没错,但是以1次为限,要是在一个时段内离开座位2次,那就没办法。但如果只是早读离开座位1次,午休也离开座位1次,当天还是可以获得4点。在一个星期中,如果你在早读和午休都能够在座位做自己的事情,那么你总共就可以获得额外的50个集点。至于你要利用这些集点在班级中兑换什么东西,你可以向老师提出,这样的约定你同意吗?”
小天点点头,有点喜出望外地在行为契约上签了名。从此老师不再用口头告诫小天离开座位的行为,也减少在公开场合中言语互怼所造成的师生冲突,并通过“提醒行为契约中好行为”的方法,以及利用“具体加分”的结果,逐渐建立与小天的良好关系,并且让小天养成了在早读和午休期间,能够在座位上做自己的事情的好行为。
四、综合说明
(一)造成人际冲突问题常见的原因◆1、错误理解及解读情境信息。
◆2、难以站在别人角度思考事情。
◆3、不太会根据不同场合及不同对象说出适当的话语,甚至让人感觉仿佛是在攻击他人,与师长、同学产生误会或发生冲突。
(二)常用的处置方法
◆1.环境预防
(1) 了解学生的情绪行为演变,有助于了解学生的能力、特质与需求。
(2) 主动与家长联系,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
(3) 同理学生的感受,并表明正向期待的行为。
(4) 与心教老师或专业人员联系,研究、商讨对应的策略,以及适合执行契约的人员。
(5) 必要时转介就医,并遵循医嘱,配合相关药物或心理治疗。
◆2.认知/行为教导
(1) 和学生订定“表现好行为“的约定,具体列出希望做的好行为,但切勿一次要求太多项目。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利用对话的机会,教导适当的应对之道。
(3) 利用机会教导学生理解不良行为产生的结果,以及下次怎么做才会更好。
(4) 与学生约定适度提醒的方式,可适当引导学生表现好行为。
(5) 与心教老师或专业人员联系,请求安排教导学生情绪处理与社会人际等技巧。
◆3.适当奖惩
(1) 找到适当的增强物。
(2) 当学生表现出被期待的好行为时,立即给予肯定与赞美。
(3) 依据与学生订定的约定,确实执行学生所该接受的奖惩。
(4) 将奖励与赞美多侧重于学生相对较好的行为,而非只着眼于学生需改过修正的行为。
本文是黄敬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