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搬移术后何时可以去除外固定架
自从有疗外固定骨搬移治疗各种原因的骨缺损,何时去除外固定就成为医患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令人困惑的是,同样一个病人的现状,很可能不同的医师给出不同的评估结论,今天的短文来告诉大家,如何来评估是否可以去除外固定架?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核心的实质,抓住这个问题的实质就能知道解决的办法,那么,评估是否可以去除外固定架的问题核心是什么?是看骨质生长状况吗?答案:不全是,应该是骨质的力学性能。通俗的讲就是看骨质自身能不能承重。那么怎么评估骨质的力学性能?理论上很简单,测试一下不就知道了,问题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能活体测试骨质力学性能的设备,即便有,我们也不能解决每个人非常个性化的难题,那么我们就没有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告诉大家,我们有一套完整有效方法,按照这套方法一般都能得出较为科学的评估结果。
1、看时间节点。骨质生长成熟有其自己规律,骨搬移病人新生骨质再生成熟一般是每厘米需要2个月
2、拍片检查影像表现,这个看两个方面,一个是新生骨质的密度,另一方面看新生骨质的外围皮质化程度,一般是新生骨质的全部部位骨密度接近周围正常骨质,外围皮质正侧位显示4个面有3个达到接近正常部位的皮质化,这就预示该段骨质力学性能接近正常骨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中段部位的表现,应为中段往往是最后成熟的节段,
3、活体载荷试验。这个是决定能否去除外架的最为实际意义的测试,不需要仪器,需要患者自我感受。我们要求的是:下肢达到带外架完全负重活动连续行走1000米左右无异常,去除外架前完全解除外架固定试验能正常负重行走无异常,上肢是能带外架能完成日常家务工作无异常,去除外架前完全解除外架固定试验能轻微持重无异常。
满足前2项是可以去除外架的基础,第3项是关键。
每一项技术都有自身优缺点,外固定骨搬移也不例外你,他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针眼疼痛感染问题,不同阶段如何带外架活动锻炼,怎么保证拉伸部位能长出新生骨质,以及该吃点什么对骨质生长有利,外加去除后要不要其它保护措施,等等许多本文没有介绍扔需要科普回答的问题,以后有时间再来回答。
非常感谢感兴趣阅读此文的朋友!
本文是郭建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