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吉毅教授研究团队——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临床特征
近日,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吉毅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IF=13.8)发表研究文章《Clinical Features of Rapid 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 A Prospective Study》,该研究通过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生长特点——消退为非线性,并且快速发生于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内。虽然这种儿童罕见脉管肿瘤可迅速消退,但是82.6%的患者最终仍然存在瘤体残留,特别是头面颈部位,可能导致皮肤与皮下组织的永久性改变和容貌损毁。该研究为完善先天性血管瘤临床特点提供了高质量循证证据。

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 Hemangioma,CH)是一种良性的血管肿瘤,在生物学和行为学上与常见的婴儿血管瘤不同,CH在产前生长,并在出生时已经完全形成。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Rapid 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RICH)是先天性血管瘤中消退速度最快的一种类型。尽管大多数 RICH 并不复杂并且可以自行消退但部分RICH病灶残留的疤痕和病变部位的畸形可能导致永久性毁容和功能受损,这两者都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和心理障碍。但是目前尚无有关RICH临床特征的高质量循证学研究,因此为了更好地阐明RICH的生长特点,该研究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平台联合省内多家儿童医学中心对RICH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博士生邱桐、张梓欣、周江元为共同第一作者,小儿外科吉毅教授为通讯作者,重症医学科陈思源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

图1 伴有严重皮肤和皮下组织萎缩(3级)的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患儿病灶变化图

图2 伴有轻度皮下组织萎缩(1级)的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患儿病灶变化图
该研究展示了RICH从发现瘤体到完全消退整个过程的变化规律,是国际上首个关于RICH生长特征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本研究由五家三级转诊中心合作进行,纳入由我院多学科脉管小组诊断为RICH的年龄≤7天的患儿,通过收集RICH的临床资料及图片,对所有患者在基线(第0周)和第1、2、4、8、12周以及此后每12周进行随访,直到RICH完全消退。对上述资料进行回归分析,绘制RICH患儿病灶大小变化情况的回归曲线。除此之外,还记录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为后续RICH患儿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并呼吁更多专家学者关注这一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儿童罕见脉管肿瘤群体。

图3 快速消退先天性血管瘤(RICH)队列的回归分析
该研究显示RICH的消退为非线性的,并且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内迅速消退,完全消退的平均年龄为10.1月。尽管RICH会自发消退并且通常没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但研究发现约82.6%的患儿会出现皮肤病灶残余,涉及头/面部的显著残留病灶可能会给患儿及其父母带来巨大身体及心理负担,因此需要给予更积极的干预措施。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0962223034096?dgcid=author
本文是吉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