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孙曼迪 人已读
一.什么是手足综合征?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又称掌趾感觉丧失性红斑综合征(PPES),是一种特征性的皮肤毒性反应。通常是由某些抗肿瘤药物诱导的一种皮肤毒性反应,虽很少带来生命危险,但在严重的情况下常导致患者无法正常从事日常活动,严重者需要减少化疗剂量或者中断化疗,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二.手足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HFS通常出现在化疗开始的几天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手和(或)足的麻木,感觉迟钝,感觉异常 ,如针刺感,烧灼感,无痛性或疼痛性的红斑肿胀,干燥,脱屑 ,疼痛,严重者出现溃疡,水疱,表皮脱落,脱皮,脱甲,出血,剧烈疼痛,并且伴有行走和抓物困难,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手部的症状常常较足部严重,有时只有手部出现上述症状。
手足综合征
三.哪些药物易导致手足综合征?
◆化疗药物:脂质体阿霉素、卡培他滨、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奥沙利铂、替吉奥、长春瑞滨、多西他赛等。
◆靶向药物:索拉菲尼、阿帕替尼、舒尼替尼、来那替尼、拉帕替尼、帕唑帕尼、吡咯替尼等。
四、如何预防手足综合征?
1.局部冷敷:局部冰敷局部冰敷能够引起血管收缩,从而限制循环药物到达四肢,减少药物在手掌、脚掌等部位的蓄积,从而降低HFS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在患者耐受的前提下,使用冰冻手套和袜子(-22℃冰箱放置24h),自化疗前15min至结束化疗后15min进行局部冰敷,被证实是一种能有效预防HFS发生并降低其严重程度的有效方法。
2.做好皮肤护理:早晚双手、双足在温水中浸泡10分钟后擦干,再涂抹润肤霜,以保持手足皮肤湿润。保湿软膏/润肤剂如:芦荟乳液,绵羊油的乳霜,或如凡士林保湿霜等;睡觉时穿戴棉布袜子或手套以增强软膏的吸收;
3.选择合适的衣服鞋子:使用柔软的鞋垫,保护足底的皮肤。穿宽松衣服,避免在输注药物期间穿戴紧的衣服和鞋子。
4.给药期间避免热水洗澡,也避免接触高温物品。
5.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以防手足部皮肤损伤,和皮温过高出汗,以及运动后四肢血液增多,化疗药物在局部聚集,诱发和加重手足综合征。
6.输注氨磷汀:临床经验表明,出现3级或以上HFS时,在下一周期脂质体阿霉素化疗前30min静脉滴注注射用氨磷汀,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五.已经出现手足综合征,日常要注意什么?
1.合理的修剪指甲和脚趾甲,保证指甲的清洁卫生以预防二次感染。不要用手撕去脱屑的皮,可以用消毒的剪刀剪去掀起的部分,以防感染,加重病情。
2.避免阳光照射,外出时穿长衣长裤,适当涂SPF≥30的防晒霜。
3.避免接触刺激性药物、香水、酒精、碘酒和化学洗涤剂。避免使用创可贴或其他类型的黏性绷带。
4.避免较剧烈的运动和体力劳动,防止运动后四肢血液增多,加重化疗药物诱发和加重HFS。也要尽可能减少皮肤覆盖以尽量减少排汗。也要避免重复性活动或长期保持单一姿势。
5.注意保暖,温水洗浴,减少手足接触热水次数,同时避免冷水刺激。
6.保每天饮水量>2500 ml,保持大、小便通畅,以促进体内药物排泄,减少对机体的损害。
7.注意饮食:不饮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和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进食咖啡、酒、辛辣、煎炸、油腻食品。确保每天饮水量>2500ml。
8.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后要防止水泡破裂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水泡避免抓破感染,可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液体。对水泡已破裂患者,要给予清洁换药处理,直至创面痊愈。
六.手足综合征怎么治疗?
1.维生素B6:
在化疗的同时长期口服维生素B6,维生素可以减少手足部毛细血管的损伤,减少炎症的生的概率,是临床最常用的防治手足综合征的方法。
2.COX-2 抑制剂
塞来昔布(西乐葆)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环氧化酶 -2 抑制剂,其通过对COX-2高度抑制、对COX-1抑制作用无或较少而镇痛抗炎,临床可用于手-足综合征(HFS)所致的疼痛。国内的研究常常把塞来昔布与维生素 B6 连用来对抗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也有一定效果。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常见消化不良、上腹疼痛、腹泻,偶见肝肾功能损害、视力障碍,其他有心血管负效应,可能加重心肌缺血。慎用于有脑卒中和脑缺血发作史者;禁用于近期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塞来昔布可使β受体拮抗剂、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氟康唑、扎鲁司特、他汀类药物等CYP2C9抑制剂可使塞来昔布的代谢减慢而升高其血药浓度。
3.激素治疗
对于3级手足综合征患者,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时,可考虑给予地塞米松短期或冲击治疗。地塞米松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炎症作用。
外用糖皮质激素:适于手-足综合征(HFS)2级和3级,其有抗炎、抗毒、抗渗出、抗增生、消肿等作用。
注意事项:
(1)可致皮肤变薄、伤口愈合迟缓、可能诱发或加重局部感染等。(2)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产生消化道反应、血糖血压波动、脂肪重新分布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对于症状较轻者,不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
4.维生素E
可尝试服用维生素E,减少药物、汗液通过细胞膜。有国外实验研究提示维生素E可以用于治疗手足综合征。现临床上应用维生素E预防和治疗手足综合征较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应用。
维生素E的推荐量是成年人每天14毫克,对于3个月到半年的营养治疗,推荐的安全剂量上限是每天600毫克。对我国成年人群来说,可耐受最高剂量是 700 mg/d。所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不要自行使用。
5.10%的尿素乳膏
推荐使用10%的尿素乳膏降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EGFRIs)所致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尿素软膏有保湿、软化角质、缓解肿胀疼痛等作用,其可降低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可用于预防和处理轻度手-足综合征(HFS),可均匀涂抹于手足部。皮肤角质增生时轻者夜间湿敷包裹,重者夜间湿敷包裹、白天涂抹。
注意事项:偶见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如瘙痒、红肿、烧灼感等。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6.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手足综合征(HFS)皮肤溃疡时,可局部外喷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或维生素B溶液促进愈合,胰岛素也可喷在溃疡表面,促进溃疡愈合。
注意事项: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过敏者禁用,使用面积超过10%体表面积时的安全性不确定。
7.甲钴胺
有研究认为,手足综合征属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组症候群,因此,临床中常用甲钴胺这类营养神经的药物对症治疗,其结果也有统计学意义。
注意事项:甲钴胺偶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头痛、发热感、出汗等。
8.中药治疗:
外用:1.黄芪30g;2.桂枝15 g;3.黄柏20 g;4.紫草20 g;5.炙淫羊藿15g;6.鸡血藤15 g;7.赤芍15 g;8.炒苍耳子9g。
内服:1.桂枝10 g;2.白芍15g;3.当归20g;4.大枣9g。
9.停药或者减量
HFS 是剂量依赖性毒性反应, 其发生与化疗药物剂量呈正相关。临床上, 当患者出现Ⅱ级及以上症状时, 应考虑停止化疗或减量化疗药物。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 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生活状态、实验室指标进行调整, 以达到适应患者个体化需求。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