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焕
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仅需脐部切口~漫谈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之腹腔镜微创治疗
84人已读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通常会在出生后的第二至三周开始出现频繁吐奶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脱水、营养不良、肺炎甚至呛咳危及生命等危害。
该病的发生与幽门环肌增生和肥厚,幽门管受压变窄有关,具体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常规超声检查即可明确诊断,针对诊断困难的病例可以进一步完善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该病最终需行手术治疗,术中切开肥厚的幽门肌,使幽门管直径增大,从而解除胃排空的障碍。

术中见幽门肥厚、色苍白,质地硬。

术中撑开幽门环肌至幽门管粘膜充分膨出。
腹腔镜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主要手段。相较于直接开腹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且留下的疤痕较小,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腹腔镜手术需在腹部不同部位开三个切口,我科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目前已成熟开展单部位腹腔镜幽门手术,仅需脐部切口,术后几乎看不出来疤痕。手术后几个小时后就可以开始喂养,手术效果立竿见影。

术后当时切口外观

术后一个月切口外观
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年手术量达100余例,诊治流程规范,手术操作成熟,术后平均3-5天即可出院。
寄语:
对于新生儿的喂养困难和反复吐奶等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治疗。
文章中图片均经患儿家属授权,仅供科普使用,禁止转载!
本文是陈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