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爱华 三甲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

依达拉奉、脑苷肌肽......修复神经、改善脑循环药物怎么用?这里总结好了

192人已读

本文对修复神经、改善脑循环临床常用药物的适应证、药理机制、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以便于临床医生能够合理选择用药。



一、依达拉奉

1. 适应证


用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


2. 药理机制


改善脑动脉循环,促进血管新生,增强脑再灌注和促进脑卒中恢复。


3. 用法用量


一次30 mg,每日2次,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一个疗程为14 d以内。尽可能在发病后24 h内开始给药。


4. 注意事项

• 重度肾功能衰竭(有致肾功能衰竭加重的可能) 、既往对本品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 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有致肾功能衰竭加重的可能)、肝功能损害(有致肝功能损害加重的可能)、心脏疾病(有致心脏病加重的可能)的患者慎用。


• 高龄患者慎用(已有多例死亡病例的报道)。

二、脑苷肌肽

1. 适应证


用于治疗心肌和脑部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


2. 药理机制


脑苷肌肽具有神经修复与再生、神经保护、营养与供能等作用,能促进受损中枢及周围神经组织的功能恢复。


3. 用法用量


成人患者:肌内注射,一次2~4 ml,一日2次;或遵医嘱。 静脉滴注,一次5~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缓慢滴注,一日1次,两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儿童患者:肌内注射,儿童按体重一次0.04~0.08 ml/kg,一日2次,或遵医嘱。静脉滴注,儿童按体重一次0.1~0.4 ml/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缓慢滴注,一日1次,两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4. 注意事项


• 孕妇、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对本品过敏者、遗传性糖脂代谢异常者禁用;


• 安瓿如有裂缝或颜色明显变浊变黄勿用。

三、银杏叶提取物


1. 适应证


主要用于脑部、周围血流循环障碍。包括:①急慢性脑功能不全及其后遗症:脑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②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③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④周围循环障碍:各种周围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2. 药理机制


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


3. 用法用量


注射治疗:每天或每隔一天深部肌肉注射或缓慢静脉推注(患者平卧)5 ml。


输液治疗:根据病情,通常一日1~2次,一次2~4支。若必要时可调整剂量至一次5支,一日2次。给药时可将本品溶于生理盐水、葡萄糖输液,混合比例为1:10。若输液为500 ml,则静滴速度应控制在2~3 h。后续治疗可以口服银杏叶提取物片剂或滴剂。或遵医嘱。


4. 注意事项


• 对含有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及成份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 孕妇、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 药品与稀释液配药后,应坚持即配即用,不应长时间放置;静脉滴注时,必须稀释以后使用;首次用药,宜选用小剂量,慢速滴注;


• 高乳酸血症、甲醇中毒者、果糖山梨醇耐受性不佳者及1,6-二磷酸果糖酶缺乏者,给药剂量每次不可超过25 ml。

四、丁苯酞氯化钠



1. 适应证


用于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2. 药理机制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有改善作用,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


3. 用法用量


应在发病后48 h内开始给药。静脉滴注(仅允许使用PE输液器),每日2次,每次25 mg(100 ml),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50 min,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不少于6 h,疗程14 d。


4. 注意事项


• 对该药品成分或芹菜过敏者禁用;


• 有严重出血倾向者禁用;


• 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用药过程中需注意肝功能变化;


• 因尚未进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故不推荐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


• 有精神症状者慎用。

五、尤瑞克林


1. 适应证


轻-中度急性血栓性脑梗死。


2. 药理机制


改善脑动脉循环,促进血管新生,增强脑再灌注和促进脑卒中恢复。


3. 用法用量


起病48 h内开始用药。每次0.15PNA单位,溶于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50 min,可根据患者情况增加溶媒和(或)减慢滴速,每日1次,3周为一疗程。


4. 注意事项


• 脑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急性期禁用;


• 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慎用;


• 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急剧下降,使用本品前15 min应缓慢滴注并监测血压,一旦出现血压下降明显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


• 因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可协同降压,可能导致血压急剧下降,故禁止联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刘爱华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