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体尾切除一定要切除脾脏吗?浅谈两种保脾的胰体尾切除手术
从华山剑、气两宗分析Kimura保脾及Warshaw保脾的特点
张磊 李剑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胰腺外科
绘图:金依宁
当医生提出胰体尾切除术时候,往往会提到需要切除脾脏。有不少小伙伴,会提出疑问,为何切除胰体尾,同时需要切除脾脏?
这是,因为脾脏的解剖关系。脾脏的血供来源于脾动脉及脾静脉,而脾动脉走行在胰体尾上缘,脾静脉则是在胰体尾实质中,见图1,白色箭头所指为脾动脉,蓝色箭头所指为脾静脉。这两根血管和胰体尾都有非常多的交通支,所以在切除胰体尾的时候,较为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联和脾脏一起切除。

图1,白色箭头所指为脾动脉,蓝色箭头所指为脾静脉
那么脾脏是否具有功能呢?
答案是肯定的,主要是储血功能,滤血功能,免疫功能(分泌一些免疫因子,儿童尤为重要),部分造血功能。
那胰体尾切除手术,能否保脾呢?
答案也是肯定的。但是,针对胰腺癌,因为牵涉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包括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目前不提倡保脾,针对胰体尾的良性肿瘤,我们可以进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手术。
主流的有两种手术方式,Kimura法和Warshaw法。
Kimura法,是通过精细的手术技术、将脾动脉及脾静脉从胰腺中分离开来,并安全处理这两根血管的许多细小分支。需要精湛的手术操作。
而Warshaw法,更多的是通过对于解剖的熟悉应用,切除脾动静脉,但需要保留胃网膜左血管、胃短血管,从而维持脾蒂的血供,达到保留脾脏的目的。该方法利用了解剖结构,并简化了手术操作,但有20%脾梗死概率。见图2,图3,提示脾动脉离断,保留胃网膜左动脉,从而维持脾脏血供。

图2,脾动脉离断前,血流方向

图3,脾动脉离断后,由胃网膜左动脉、胃短血管维持脾脏血供
如果用武功来形容的话,Kimura法像华山派的剑宗,通过各种不同精妙招数的应用达到保留脾脏的目的。而Warshaw法更像气宗,注重对于解剖学的应用,简化招式,以不变应万变。
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Kimura明显的操作难度更大一些,而Warshaw法则有潜在脾梗死可能。重剑不重气,重气不重剑都是不对的。没有解剖的外科技术是危险的,没有外科技术的解剖是短命的。对于胰腺外科医生来说,这两种技术,都应掌握。

本文是张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