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喻东山
喻东山 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边缘性人格障碍系列问答

1080人已读


、⒈边缘性人格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答:正常成人有稳定的高级情感。高级情感是指责任感、道德感、使命感、义务感。有了稳定的高级情感,就有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就稳定→就不瞎折腾,就不会到处惹事。由于家族遗传和童年心理创伤,造成高级情感发育不成熟,由于高级情感发育不成熟,患者不知该追求什么,或者即使追求了,追求也不稳定,从而出现持续空虚感;由于高级情感发育不成熟,病人怕独立,要依赖别人的照顾,怕被抛弃;由于高级情感发育不成熟,导致情绪不稳。有了持续空虚感、怕被抛弃感、情绪不稳,就形成了边缘性人格障碍

⑴ 空虚感的代偿反应:病人不能闲着,一闲着就会莫名的空虚无聊。为了填补空虚感,患者会寻找有害刺激。包括①暴食;②物质滥用:每天喝酒喝到醉;③乱发生性关系:一女性先后找5名男性发生一夜情;④无度地玩:每天去KTV唱歌6小时;⑤自虐癖:病人生活很富足,偏要想象自己身无分文、无家可归,忍饥挨饿、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情景。⑥虐待癖:把自己小猫活活掐死,获得快感;用小刀戳笼中的仓鼠,获得快感。⑦撩事:要知道,打出去的拳头,最终又会被打回来,自己又不能承受其后果。为什么小男孩7岁、8岁狗都厌?就是高级情感没发育成熟,一不惹事,就空虚难过,要通过惹事去寻开心。不过因为其小,所以大人训斥训斥也就算了。如果成人再这样,就很难得到社会的原谅。⑧收藏癖:通过收藏填补情感空虚。上高中情绪最差的时候是买文玩,近年来又转移到买羊毛衫、买鞋,直至现在买T恤,对买到的T恤视若珍宝,从不穿,小心翼翼的存放,以收藏为精神寄托,否则就会心烦。 ⑨做不到慎独,一个人就觉得掉入冰窟里那样难受,所以要人陪,要与人戏谑,才能开心。而经常戏谑就会失敬,失敬就会伤和。

⑵怕被抛弃的代偿反应:20多岁男性,还是喜欢妈妈、妈妈的叫,动不动来到妈妈的床上,说没有安全感。还问妈妈:你不会不要我了吧”。对自己的男友(或女友)一会不见,就开始打电话询问,你做的事情要详细讲给他听,否则就会有被抛弃感。当感到即将被抛弃时,会引起:①强烈愤怒;②自杀姿态:意在引起对方的注意,获得照顾。例如,你要跟我(女方)离婚,我就自杀,我已坐在高楼的窗台上了,给朋友圈发出最后信息:“再见了”。这叫自杀姿态。

(3)情绪不稳的后果:情绪不稳除了大发脾气(例如砸坏手机、电脑,用剪刀刺伤大腿)以外,还引起四不稳:①评价他人不稳:情绪影响评价,情绪不稳,评价他人的态度就不稳,人际关系就不稳。一位33岁男性,与女友.旅游,最后一天因琐事和女友分手,回来后情绪激动,找女友AA旅游的钱。36小时后又孤独落寞,找回女友聊天拥抱后缓解。②评价自己不稳:情绪影响评价,情绪不稳,评价自我也不稳。一会觉得自己太胖,闹着要减肥;一会觉得自己不胖,放开来吃。一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表现乐观;一会觉得自己没价值,表现沮丧。 ③事业不稳:不是有雄伟大志才是有高级情感,关键是高级情感稳不稳定,例如,一个工人,只是一份劳动,一份工资,一份家庭维稳,这就是稳定的高级情感。当高级情感不稳定时,计划会经常变化,以致于功败垂成。经常是旧的学业(或职业)放弃了,新的学业(或职业)尚未接上,本来能按部就班做好的事情,最后一刻却放弃了,造成重大损失。例如,23岁的男性,在一所一本大学已读到大四,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可他的追求变了,认为本科学历不重要,出国留学才重要。于是提出要退学,把手到擒来的毕业论文撂下,偏要写一篇根本没眉目的出国留学论文。④精神病症状不稳:在强烈情感背景下,可出现一过性幻觉和被害超价观念。例如,患者一直认为自己是神指定的天才。一次看到神在指点自己(一过性幻视);一次骑车陷入泥坑,感到是魔鬼把自己往坑里拽(一过性被害超价观念)。

2.边缘性人格障碍如何治疗?

答: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情绪不稳虽说可用碳酸锂、利培酮、丙戊酸钠对症治疗,但效果不够理想。因为它是神经发育不全所致,所以没办法。智障是认知的神经发育不全,孤独症是言语的神经发育不全,边缘性人格障碍是情感的神经发育不全,都没根本的解决办法。

3.边缘性人格障碍预后如何?

边缘性人格障碍在成年早期的损害和自杀危险性最大,到30~40多岁时,自杀危险性逐渐下降,与亲友关系和职业功能相对稳定。

4.边缘性人格的流行率如何?

答:边缘性人格在普通人群的流行率为1.6%,在精神科门诊的流行率为10%,在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流行率为20%。女性为多,男女之比为1∶3。涉及语言发育障碍的孤独症是男性为多,涉及高级情感发育障碍的是女性为多,这与重性抑郁症和癔症的女性为多是一致的。

⒌边缘性人格与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并列诊断?

答:边缘性人格一般不来看病,等来看病时,多已符合抑郁症、双相障碍标准,而抑郁症、双相障碍就覆盖了边缘性人格诊断,不再并列诊断。在精神科,诊断了精神疾病,就不再诊断与之对应的人格障碍,这种情况很多。例如,诊断了 精神分裂症,就不再诊断 分裂性人格;诊断了强迫症,就不再诊断 强迫性人格; 诊断了偏执性精神病,就不再诊断偏执性人格。

喻东山
喻东山 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