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庆继
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河北
普外科
致伤动物传播狂犬病的“风险等级”
210人已读
一、高风险动物
包括犬、猫、野生食肉哺乳动物(如狐、狼、豹、熊、鼬獾、貉子等)以及蝙蝠。
此类动物传播狂犬病的风险较高。有狂犬病可疑症状或风险因素的犬,如伤人后犬死亡、未激惹情况下主动攻击人、流浪犬、一犬伤多人、未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等风险高于无上述症状或因素的犬。WHO《狂犬病疫苗立场文件(2018版)》指出,蝙蝠咬伤或抓伤不易观察或检测到,与蝙蝠有直接接触的暴露均属于Ⅲ级暴露。美国得克萨斯州卫生服务部门规定,接触蝙蝠,无论是否存在咬伤、抓伤或黏膜接触,都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和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二、低风险动物
包括饲养的家畜(如牛、马、猪、羊等)、兔及啮齿类。
此类动物传播狂犬病的风险极低,除该地区发现此类动物有传播狂犬病的事件发生或不明原因死亡,被此类动物致伤后一般无需进行暴露后处置。目前尚未发现人咬伤后出现狂犬病传播的病例,因此人咬伤后一般也无需进行暴露后处置。
(3)无风险动物
包括鸟类(如鸡、鸭、鹅等)、鱼类、爬行类等非哺乳动物。
目前为止未发现此类动物自身携带RABV,被其致伤后无需进行暴露后处置。

本文是李庆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