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兵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癫痫中心
新版癫痫循证科普系列||光敏性综合征相关概念---光驱动反应
162人已读
光驱动反应(photic drivingresponse)定义
- 又称节律同化(photic following)
- 即枕区节律与刺激频率同步,在刺激频率与被试者枕区基本频率接近时更容易引起节律同化;
- 正常成人最易引起节律同化的闪光频率为5~30Hz(图1);

图1.14HZ闪光刺激,枕区可见14HZ的节律同化,在闪光刺激快结束时,光驱动反应减弱
- 儿童引起节律同化反应的频率较低;
- 在枕区引起的节律同化反应一般在闪光刺激开始70~150ms后出现;
- 在节律同化反应之前枕区常出现正相的Lamda波,在刺激频率接近基本背景频率时常引起高波幅的节律同化反应;
- 5Hz以下低频刺激时在枕区偶可引出孤立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波形(见图2)。

图2.3HZ闪光刺激,枕区可见诱发电位波形波幅较低的尖-慢复合波(见图中的方框)
节律同化分类
- 基本节律同化:枕区频率等于刺激频率;
- 谐波节律同化:刺激频率等于枕区频率的倍数,如20Hz闪光刺激引起10Hz的节律;
- 谐波下节律同化:枕区频率等于刺激频率的倍数,如5Hz刺激引起10Hz的节律(图3)。

图3.14HZ闪光刺激,枕区可见7HZ的谐波下节律同化
注意:不伴有其他EEG异常的情况
- 单纯节律同化反应双侧枕区波幅可不对称(<50%),属于正常现象
本文是秦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