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食管裂孔疝”!
食管、胃、膈肌的正常解剖位置关系
在介绍食管裂孔疝之前,先跟大家介绍一下食管、胃、膈肌等正常解剖位置关系。
如下图所示,在人的体内,大约肋骨下方的位置,有一层肌肉,叫做膈肌。
膈肌把人体分为上面的胸腔和下面的腹腔。胸腔里是肺,腹腔里是肝胆、胃肠等内脏。
膈肌上有个孔,叫做食管裂孔,我们的食管经过这个孔从胸腔进入腹腔。
正常情况下,食管裂孔比较小,紧包绕着食管,在此处形成压力带。

这个压力带,连同食管下端括约肌形成的压力带,构成了抗反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止胃酸从胃腔反流进入食管。

什么是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由于膈肌松弛,导致食管裂孔增大,继而引起腹腔内容物向上进入胸腔。

根据进入胸腔的内容物不同,食管裂孔疝可以分为4种类型。

图片引用自: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775064/
食管裂孔疝有什么症状?
人体的抗反流屏障是阻止胃食管反流的重要结构。
抗反流屏障由膈肌形成的压力带和食管下端括约肌形成的压力带共同构成。
食管裂孔疝的出现,使得食管裂孔处变得松弛,破坏了膈肌形成的压力带,也就破坏了抗反流屏障。
所以食管裂孔疝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反酸、烧心、胸痛、咽喉不适等等。

此外,有一部分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还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跑到胸腔里去的胃会卡在食管裂孔处,形成卡压,导致疼痛、呕吐等症状的出现。

得了食管裂孔疝怎么办?
很多朋友在体检的过程中会发现检查报告上写着“食管裂孔疝”几个字,然后忧心忡忡,其实大可不必。
因为大部分食管裂孔疝都是I型,也就是所谓的滑动性食管裂孔疝,通常只有少量的胃从腹腔跑到胸腔,而且这些跑到胸腔的胃可以自己重新回到腹腔,呈现出一个滑上滑下的状态,滑上去的时候有食管裂孔疝,滑下来以后就不是食管裂孔疝。
这样的食管裂孔疝如果没有出现两类症状(反酸烧心 // 腹痛呕吐),就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复查。

那么什么情况下,食管裂孔疝需要治疗呢?
- I型食管裂孔疝,同时出现反酸、烧心、腹痛、呕吐症状;
- II-IV型的食管裂孔疝。
食治裂孔疝的治疗方法
对于需要治疗的食管裂孔疝,目前唯一的方法是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下一期将重点介绍这个手术方式。
本文是石钊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