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东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分泌性中耳炎的鼓膜置管手术

发表者:李健东 人已读

分泌性中耳炎的置管手术。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很常见,由于孩子不善于表达耳部的不适,家长发现孩子耳背时往往病情已经很重了。早期的中耳积液是浆液,简单鼓膜穿刺即可扭转病情;如果病情迁延,耳朵里面的水会越来越粘稠,最后呈胶冻样,这时就应该做置管手术。这个管不是引流管,而是通气管,主要目的是恢复中耳的正常压力。

为什么上来说儿童呢?

转一个别人家的图。来看看婴幼儿和成年人#咽鼓管# ET的区别。用教科书上的话,婴幼儿ET宽、短、平,更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 ​

这是置管手术示意图

这是植入一个绿色的硅胶管

这是植入一个钛金属

在成年人,分泌性中耳炎往往是单侧的。做手术前,应该查一下鼻内窥镜,重点看鼻咽部有没有什么病变,有时能发现早期的鼻咽癌。

新冠以后,分泌性中耳炎大流行,原因不明,我认为是病毒攻击了鼻咽部,造成局部炎症,导致咽鼓管开放受限。除了使用药物以外,置管术也是一种选项。

这是置管后一个月的鼓膜,中耳积液已消失,官腔通畅,患者听力完全恢复了。

那么,这个管就一直待下去吗?

置管后的鼓膜长什么样?孩子的分泌性中耳炎在置管的那一刻开始神奇地好转。瞬间听力就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这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孩,置管8个月后的样子,鼓膜无内陷,管周围脏兮兮的,有一点痂皮和耵聍。管依然通畅。我建议待其自然脱落。 ​

如果是上图这种硅胶管,我植入的还没有自己掉下来的,一般需要医生帮你取出来。建议是在分泌性中耳炎痊愈后九个月以上,再取,避免过早取出,导致中耳炎复发。

上面的图几乎都是耳内窥镜下的照片, 手术一般也是耳内窥镜下进行,多数采用短时的全麻,手术在10分种内结束,对患儿生长发育没什么影响。有腺样体肥大的,我们一般也同时手术切除,手术时长会增加二十分钟。对儿童鼻窦炎、打呼噜、因慢性缺氧导致的生长迟缓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是李健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