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汤日宁 三甲
汤日宁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肾脏内科

肾小管酸中毒诊断科普

270人已读

肾小管酸中毒(RTA)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氯性、正常阴离子间隙性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骨病和尿路症状。肾小管酸中毒分四型,诊断肾小管酸中毒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检查:

1. 病因诊断: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肾小管酸中毒常伴有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疾病,而继发性肾小管酸中毒可能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

2. 离子间隙和电解质检查:肾小管酸中毒时,离子间隙正常,同时会出现低钾血症。钾离子丢失导致尿液呈碱性,血液呈酸性。

3. 尿液检查:尿液pH值低于5.5,表明肾小管泌酸功能受损。此外,尿液中NH4+减少,表明远端小管泌氢功能减退。

4. 近端肾小管病变检查:如尿液中碳酸氢根含量高,可能是因为近端肾小管对HCO3-重吸收障碍。

5. 氯化铵负荷实验或酸负荷实验:口服一定量的酸性药物氯化铵,测定尿液和血液的pH值。若血液pH下降,而尿液pH值不下降,提示肾小管酸中毒。

6. 骨病相关检查:如X光片、血清钙、磷等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代谢性骨病。


7. 排除其他疾病:需与其他引起酸中毒的疾病相鉴别,如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必须综合上述检查结果,全面结合临床表现,才可作出肾小管酸中毒的诊断。治疗方面主要包括补钾、纠正酸碱紊乱等对症治疗。

汤日宁
汤日宁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肾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