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武志祥 三甲
武志祥 副主任医师
上海新华医院 小儿外科

专注与MYCN非扩增神母,为什么部分MYCN未扩增神经母细胞瘤预后不好

316人已读

MYCN扩增是表明神经母细胞瘤不良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目前大部分研究聚焦于MYCN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但专注于MYCN非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的研究并不多,由于MYCN扩增型神母分子特征过于显著,导致MYCN非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的异质性被掩盖而研究不足。

近日,我们团队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了一篇题为“Identification of MYCN non-amplified neuroblastoma subgroups points towards molecular signatures for precision prognosis and therapy stratification(MYCN非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的亚组鉴定以及其指导精确预后和分层治疗的分子特征)”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专注MYCN非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进行了亚组鉴定,可以为部分MYCN非扩增但治疗中发生进展的患儿提供治疗思路。


https://doi.org/10.1038/s41416-024-02666-y

作者通过限定条件检索截至2022/02/21,公开在GEO及ArrayExpresss上的所有神经母细胞瘤转录组数据集,经过质控及去重,共鉴定到16个数据集,1566个样本,其中313例为MYCN扩增型,1253 例为MYCN非扩增型

研究结果

1. MYCN非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可分成3个亚组

作者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共识聚类分析(ConsensusClusterPlus),将MYCN非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分成了3个亚组,并对每个亚组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发现3个亚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亚组2的预后最差,其次是亚组3,预后最好的是亚组1。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亚组1中部分神母患儿原被归为高危组,提示该部分患儿按照目前危险度分层系统制定治疗方案存在过度治疗可能,相反部分低位患儿出现在亚组2中提示可能治疗强度不够。

BJC1.jpg

图1:左,不同INSS分期中及不同危险度分组中各分子亚组的比例;右,不同MYCN非扩增亚型及MYCN扩增型神母患儿生存曲线图


2. MYCN 非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3个亚组的分子特征

作者通过绘制分子表达谱的热图,发现3个亚组存在明显差别,其中预后最差的亚组2的分子特征于MYCN扩增组相似这与后续的基因富集分析(GSEA)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结果一致,同时,预后次之的亚组3表现出了“炎症免疫”相关分子特征。

bjc2.jpg

图2:左,不同亚组及MYCN扩增型神母分子特征谱;右,不同亚型异常活化信号通路;


3. 亚组2表现出“MYCN”特征,可能是由AURKA过表达引起的

为了探索亚组2“MYCN”特征的潜在机制,作者使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发现了AURKA与MYCN的直接相互作用。并对94例新华医院MYCN非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URKA和MYCN的共表达情况,并做生存分析,发现在N-MYC阳性组中AURKA染色的百分比更高,同时AURKA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不佳。AURKA是一种调节有丝分裂过程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此前已证明它可以调节N-MYC蛋白的稳定性。提示AURKA可能作为亚组2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4. 亚组3具有“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特征,可能受益于免疫治疗

与其他两个亚组以及MYCN扩增组相比,亚组3显示出明显更高的免疫细胞和途径活性。同时,CYT(细胞溶解活性)评分、MHC-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评分、使用 ESTIMATE 计算的免疫评分,亚组3均是最高的。为了全面评估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作者分析了MYCN非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样本的单细胞测序数据,量化了各个亚组的细胞组成,发现亚组3的免疫细胞数显著高于其他组。综合分析提示亚组3有“免疫”相关的特征,该患儿可能受益于抗PD1免疫治疗

bjc3.jpg

图3:免疫预测不同亚型对PD1抗体及安罗替尼的治疗反应

5. 确定MYCN非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亚组患者的独立预测因子

文中作者也尝试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了亚组分析的独立预测因子,以对临床单个给定患者进行亚组鉴定。目前国际有多个研究小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分子分型,作者对相同数据集进行分析发现其亚组分型显著优于其它研究,预后具有显著差异。如Westernmann等将MYCN非扩增神母分为,低危组(MNA-LR)、M高危组(MNA-HR)及MES组,作者重新分析后发现其高危组(MNA-HR)中相当一部分样本归为了亚组1和3,并表现出良好的预后。同样,相比较George等的分型,该研究也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bjc4.jpg

图4:右,再分析Westermann数据不同亚型与在本研究亚组中的分布情况;左,Westermann分型MYCN非扩增高危组及低危组标本在本研究不同亚组中的生存差异;

总结:该研究为MYCN非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精准分型方式,为儿童神母的精准治疗奠定一定的基础,避免部分患儿临床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然而,本研究目前分组方式仍过于复杂,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如何联系我们?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普外科,联系方式如下:

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下午特需门诊(新华医院28号楼4楼);

新华儿童肿瘤外科住院病房(新华医院27号楼六楼)

直接联系武志祥副主任医师(好大夫)


武志祥
武志祥 副主任医师
上海新华医院 小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