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点为:
①避免了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问题;
②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③治疗时间短;
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另一方面,假体置换的并发症,如松动、感染、假体断裂、髋臼磨损、关节周围异位骨化等也暴露出来。特别对于中青年患者,因关节活动强度较大,使髋关节置换术出现较高的手术失败率。近年来,多钉内固定技术的应用,良好的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已解决早期下床活动和负重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优点和缺点,针对有移位的关节囊内骨折应选择假体置换的治疗应符合下列条件:

(1)生理年龄应在65岁以上。
(2)髋关节原伴发疾病,如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
(3)恶性肿瘤病理性骨折。
(4)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5)伴有股骨头脱位的股骨颈骨折,因为这种损伤环境下,必定会发生缺血性坏死。
假体的选择:人工假体有单极股骨头、双极股骨头和全髋置换术。单极半髋假体置换可产生持续性疼痛和突破髋臼的并发症。随着双极假体的发展,单极假体使用日渐减少。Hasan 等通过随访认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在平均6.1年随访后虽无髋臼的破坏,但远期疗效仍不及全髋置换。对体质较弱的高龄(大于80岁)病人,估计存活期较短。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耐受性差可选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由于第4代骨水泥技术(髓腔冲洗,负压下搅拌骨水泥,使用随腔塞,骨水泥由骨水泥枪加压注入及中置器使用),使股骨骨水泥柄假体松动与非骨水泥柄无差别,因此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仍采用骨水泥固定为主。而髋臼侧,Kavanagh等报道术后15年骨水泥翻修为14%,Poss 等报道非骨水泥术后11年翻修为3.1%,因此,对骨质疏松不是非常明显者,仍主张选用非骨水泥。
本文是孙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