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宁志伟 三甲
宁志伟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失眠怎么办?

77人已读


最好的益智方法:是睡眠!最好的缓解压力方式:是睡眠!最好的增强免疫方式:是睡眠!最好的激素调节方式:是睡眠!最好的情绪稳定剂:还是睡眠!!!

睡眠如此重要,但是遗憾的是,很多人都面临着睡眠不足和睡眠困难,睡眠不足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压力、焦虑和抑郁、学习、记忆和情绪受损发生危险,成年人每24小时需要大约7小时的可靠睡眠时间,尽管建议的睡眠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如何改善睡眠,是很多人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此给大家支支招。


1、顺应昼夜节律,早睡才能早起,早起才能早睡

经常有人晚上睡不着,早晨起不来,要知道,3点钟之后很难入睡,即使入睡,也会影响睡眠质量,晚上早睡才能次日早起,早晨早起才能晚上早睡,早晨不早起必然导致晚上睡不着,所以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定时起床,规律睡眠才会有助于更快地入睡,包括周末也不要睡懒觉,如果先一天晚上没睡好,也要到时候起床,并且白天不要补觉,尽管白天可能会感觉困倦,但到晚上自然会很快入睡。

身体有自己的近24小时的昼夜节律,这个内部时钟提示身体在白天处于警醒,晚上感到困倦,昼夜节律在维持生理周期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新陈代谢、体温调节和睡眠-觉醒周期,每天在同一时间起床和睡觉有助于调节内部时钟,一旦身体适应了这个时间表,就会更容易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入睡和醒来。

此外,午睡不要过长,白天睡午觉时间过长必然影响晚上入睡,有研究发现,每周小睡3次或3次以上的人、午睡超过2小时的人夜间睡眠质量最差;白天午睡可能会导致夜间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和效率降低,要想知道白天小睡或午睡是否会影响你的睡眠,可以试着不要白天不睡,或者限制在一天的早些时候,时间在半小时内,不要过长。


2、白天多晒太阳,夜间卧室灯不要过亮

白天应该将身体暴露在阳光下,晚上避免光照,卧室内使用遮光窗帘。有研究发现,光照可能会影响身体内部时钟,该时钟调节睡眠和清醒度,也决定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有研究表明,白天在户外多待一个小时可能会导致睡眠提前30分钟,白天日光照射也可能增加夜间疲劳,改善睡眠时间和质量。褪黑激素是一种在黑暗中产生的睡眠必需激素,夜间过多的光线照射可能会阻止你入睡,并抑制褪黑激素的产生。因此在光明和黑暗之间找到平衡十分重要,夜间卧室应该避免任何光照,关闭电器的指示灯,拉上厚重的窗帘,使卧室尽可能黑暗,夜间起床也只开小地灯,不开顶灯,避免强光直射眼睛,星级酒店的客房里不装顶灯也是这个道理。


3、降低卧室和身体温度

人在睡眠时,体温会下降1-2°C,很多人都有炎热的夏季无法睡眠的经历,这是因为炎热的睡眠环境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进而影响睡眠质量,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说法,保持15.6–19.4°C的室温有助于保持低温并促进睡眠,在我国,多数城市居民可能难以接受这一温度范围,必然增加空调的耗能,个人体会,在15.6–19.4°C这一温度范围内,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有暖气的冬季,多数人都需要盖被子才能入睡的,可见卧室温度对于睡眠影响的重要性。

睡前1-2小时用温水洗澡或者泡脚,可以加快散热和降低体温,有助于更快入睡,研究发现,睡前在40.0°C–42.5°C的水中沐浴10分钟会有利于身体散热,从而降低体温,有效改善睡眠。

睡前关闭所有电子设备,睡前看电视和手机会让你更难入睡,因为电子设备发出蓝光,这可能会抑制褪黑激素,使用这些设备还能让你的大脑保持活跃和专注的状态,如果需要在深夜使用设备,可以考虑使用眼镜来遮挡蓝光,在睡觉前断开连接,并收起所有电子设备有助于确保一个安静的环境。


4.白天多运动

整天在户外劳作的传统农民不会有失眠的困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劳作一天吃过晚饭后,稍作调整就会睡觉,同样道理,经常跑步的人都会有很好的睡眠质量,现代城市化进展,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运动和体力活动不足,夜间失眠明显增加。

清晨早起锻炼可能有助于建立你的昼夜节律,并使晚上睡得更好,但是睡前2小时锻炼会降低睡眠质量,尤其是在灯光明亮的健身房里运动。


5、注意睡前饮食

白天吃饭的时间可能会影响你的睡眠质量,睡前1小时内进食会增加入睡后醒来的机会,所以睡前1小时最好不要进餐,很多人有吃夜宵的习惯,也会影响睡眠效果;此外进食的食物种类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会使人更快入睡,但容易使睡眠变浅,相反,还有研究表明,高脂肪饮食可以促进更深、更宁静的睡眠,所以关于睡前饮食细节的影响,有很多研究结果相互矛盾。

如果有喝咖啡、浓茶和睡前吸烟和饮酒习惯者,应该避免下午和睡前喝浓茶和咖啡。咖啡和浓茶对入睡、睡眠质量和持续时间都会有不利影响。睡前喝酒会使有些人快速入睡,有些人会难以入睡,但是睡前饮酒会使睡眠变浅,不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影响睡眠质量,因此睡前饮酒对睡眠并不利。


6、睡前瑜伽、冥想和听轻音乐

睡前1小时瑜伽、冥想、听轻音乐、阅读纸质书籍有利于尽早入睡,帮助大脑进入更容易入睡的状态,睡前静坐、听音乐可以减压,改善睡眠。如果没有放松的音乐,用耳塞屏蔽所有噪音可以帮助你更快入睡。


7、舒适的床垫、枕头、被子和睡衣

舒适的床垫和床上用品可能会对睡眠的开始、深度和质量产生显著影响,舒适的床垫能积极影响睡眠质量,防止睡眠障碍和肌肉不适;枕头也可能影响你的睡眠,枕头会影响颈部和脊柱曲线,矫形枕头的睡眠质量可能比羽毛或记忆泡沫枕头更好。

盖加重毯或者重力被睡觉会改善睡眠质量和持续时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厚重的被子或毯子有利于入睡,并改善睡眠深度和时间,国内市场上也有重力被出售,改善后会有有种被拥抱的感觉,有利于改善睡眠。


8、调整呼吸深度和频率

调整呼吸可以减压,也有利于助眠,调整呼吸是快速入睡的有效办法,Andrew Weil医生开发的 4-7-8呼吸法 ,是一种基于瑜伽中的调息练习的循环呼吸技巧,可以促进平静,帮助你在睡前放松,完成一个循环的步骤:把舌尖放在上门牙后面,用嘴完全呼气,发出“嗖”的一声,然后闭上嘴,用鼻子吸气,同时在心里数1-2-3-4;屏住呼吸,在心里数1-2-3-4-5-6-7;然后张开嘴巴,完全呼气,发出“嗖嗖”的声音,同时在心里数1-2-3-4-5-6-7-8,再重复此循环至少三次,据说非常有效。

另一种加快入眠的呼吸方法叫做生理性叹息法,由斯坦福大学神经科教授Anderew Huberman 开发,方法是先有意识深吸两口气,然后长呼气,通过呼吸可以有效快速入眠,还可以有效减压,本人试过,会很快诱导出哈欠,然后可以很快入睡,其道理是通过这种深呼吸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并提高血氧含量,从而降低呼吸频率,尽早入睡。

睡不着觉时数羊是一个很糟糕的办法,不值得推荐。想象并专注于一个让你感到平静和放松的环境,如想象一下草地、森林等场景,可能会让你的大脑远离那些让你彻夜难眠的想法。


9、夜间醒来避免看钟表

半夜醒来是正常现象,但无法入睡可能会让人沮丧,失眠的人常常每次醒来都会看时钟,这种行为不利于再次入眠,加剧失眠的焦虑感,定期醒来而不重新入睡也会导致身体养成习惯,每天晚上半夜醒来,醒来不去看表,可有助于减少你的睡眠相关的焦虑感。

宁志伟
宁志伟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