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育才 三甲
陈育才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儿科

抽到障碍是怎么来的?先天还是后天?

1061人已读

在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每天都会遇到一些家长对自己孩子患有抽动症感到无比的焦虑和头痛。很多家属都很疑惑为什么平素那么健康可爱的孩子会突然出现频繁眨眼睛或耸肩、吸鼻子、清嗓子或扭脖子等等一些怪异行为。饱受抽动症困扰的孩子们也会问医生或爸爸妈妈是什么原因让自己会不受控制地出现这些不被别人喜欢的动作。

今天我们就来整体介绍一下抽动障碍出现的一些可能原因。其实目前抽动障碍的病因尚不是很明确,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因素,先天与后天。

一.两大先天因素

1大脑中的神经化学因素

目前,抽动障碍与各种神经化学和(或)神经递质异常有关,包括一些让人快乐的激素,如我们常说的多巴胺,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不太了解的(去甲肾上腺素、催产素、内啡肽)等等。当这些存在在大脑中的神经化学物质的平衡或者编织的完整网络被打破时,就会导致大脑的一些神经相关的细胞出现功能的异常,从而出现这些不自主运动。

2遗传因素

有研究提到抽动障碍与遗传因素有相关性。大多学者认为该病是多基因遗传,存在性别差异,男孩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并且患儿亲属中如果患有短暂性或慢性抽动障碍、注意缺陷等,其后代的发病率明显要高于我们正常人群。但家属也不必过于担心,虽然该病具有遗传性,但并不代表一定会发病,每个疾病本身会由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后天的各种不良因素或者诱因可能才是幕后凶手。

二、六大后天因素

1心理因素

心理方面对该疾病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来源:一方面是孩子自身因素,另一方面是来自家属或家庭氛围。

门诊发现抽动障碍多见于一些先天比较敏感、谨慎、追求完美型或者体质较差、容易过敏的儿童。这些孩子在学业加重、睡眠减少等疲劳乏力或者精神处于高度警觉状态的时候会突然出现抽动症状,甚至症状加重,可能与长期的压力及紧张焦虑的心情导致孩子的神经系统紊乱有关。

当然在门诊也会发现这类患儿的家属一般可能会过度溺爱孩子或者过度控制关注自己孩子的一举一动。这无形中给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了巨大影响,从而使得患儿神经系统不能正常发展,出现抽动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一些孩子可能在受到生活重创、亲人训斥、打骂后或者看到家庭不和谐画面,亦或是亲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时,孩子自身的心理和情绪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2脑结构或功能相关器质性因素

有报道提出约有一半左右患有该病的孩子存在非特异脑电图异常现象,还有一部分患儿是头颅CT的异常,如脑萎缩。也有学者提出一部分患儿在出生时因为缺氧窒息或者高胆红素血症,引起脑部缺血缺氧灶或脑功能受损,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后期抽动症的发生。

3感染因素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结膜炎、鼻炎等均可能引起抽动症。相关的病原体也有很多。最常提到的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能与感染后诱发免疫反应相关。另外还有发现该病可能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相关。

4营养元素缺乏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预测孩子抽动症的发生与某些微量元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D的水平相关。在神经内科门诊也会发现这些孩子的血清25羟维生素D、钙锌元素、维生素B1、B6、B12等含量大部分较低或处于正常范围低线,医生给孩子们补充一段时间的口服药物后,大部分孩子症状会有改善。当然,家长喂养孩子时注意饮食均衡,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挑食、厌食的坏习惯。

5药物因素

有些孩子如果长期服用中枢神经类药物及抗精神病类药物也会诱发抽动障碍。其中包括地西泮、氯硝西泮、咪达唑仑,氯丙嗪、氟哌啶醇、舒必利、奥氮平、利培酮等。

6其他因素

过量服用含有兴奋性成分较高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刺激性物质也会诱发抽动障碍。接触过敏物质或过敏原后也会与抽动障碍相关。

抽动障碍病因错综复杂,上述原因解释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也希望可以解答患儿及家属的心中部分疑惑。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周六全天(上海市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

周四上午,北京西路院区

网络门诊时间:周二,及周五晚上。

陈育才
陈育才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