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雌激素缺乏相关的临床表现
绝经的本质是卵巢内卵泡耗竭,或残余的卵泡对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丧失了反应,卵泡不再发育和分泌雌激素,导致绝经。
雌激素必须进入细胞核内,跟细胞核里的雌激素受体相结合,才能发挥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雌激素与受体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
雌激素受体遍布全身,滋养着全身400多种组织细胞,包括皮肤和毛发、脂肪和肌肉、血管和神经、骨骼和关节、脑组织、以及泌尿生殖系统。E2减少会让这些组织细胞失去滋养,从此导致组织器官的衰老、萎缩、从而发生代谢异常和功能失常。
临床上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按发生时间的早晚,分为近期症状和远期症状。
(一)近期症状:
1. 排卵无序 月经紊乱:围绝经期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月经改变,主要是卵巢排卵发生障碍,导致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待卵巢里卵泡消耗殆尽,月经就永久性停止。

月经提前

月经迟迟不来
2. 绝经综合征:

血管舒缩 潮热出汗
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一部分人可出现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出汗)、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心悸、眩晕、头痛、睡眠障碍、耳鸣等)和精神神经症状(激动易怒、不能自控,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抑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统称为绝经综合征(MPS)。

睡眠障碍

精神神经症状
卵巢早衰和人工绝经者更易发生绝经综合征。
其实,我们身体出现的很多症状都是对我们的报警,提前预示我们将来可能会发生哪些方面的疾病,比如血管舒缩症状(阵发性发作的潮热、出汗)就是血管硬化的报警器,预示着血管正在发生硬化,未来心梗或脑梗的发病风险增加。
(二)远期症状:随着增龄而越来越严重。
1. 骨质疏松 绝经的3-5年内,骨量快速丢失,但临床上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的继续丢失,会出现骨关节的退行性变,可导致腰背、四肢疼痛,关节痛。再以后可由于骨质疏松症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致驼背,桡骨远端、股骨颈等易发生骨折。随增龄而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愈大。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2. 代谢异常 体重增加明显、脂肪重新分布,表现为向心性肥胖。脸大脖子粗,腰围增大,四肢变细。糖、脂、蛋白质代谢异常,表现为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同(同型半胱氨酸)。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高危因素。

体重指数

中心性肥胖是更年期女性肥胖的特点
3. 心血管疾病 一些绝经后妇女血压升高或血压波动;心悸,心律不齐,常为期前收缩,心电图常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或伴随轻度供血不足表现。心血管疾病随年龄而增加。

高血压
4. 泌尿生殖道症状 包括外阴阴道干燥或瘙痒、性交困难疼痛、性欲低下、子宫脱垂、膀胱或直肠膨出、尿频、尿急、压力性尿失禁、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甚至阴唇萎缩粘连,导致排尿困难。

盆底脱垂

尿路症状
5. 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绝经后患病率增高。

绝经后女性更容易患阿尔兹海默症
本文是张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