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肺结节,到底该怎么办?
面对肺结节
了解、冷静与科学应对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推动,AI技术开始在胸部CT检查中的广泛应用,因此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上升,让许多人感到焦虑。而每当看到体检报告上的“肺结节”字样,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将其与肺癌划等号。然而,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01
肺结节是什么?
首先,肺结节并非一种疾病,而是CT或X光检查中肺部出现的白色阴影,这种阴影的直径不超过3厘米。
按照形态,肺结节可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后者又包括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磨玻璃结节。
按照大小,肺结节也根据肺结节大小不同:
▶ 直径<5mm称为微小结节;
▶ 直径5mm-10mm称为肺小结节;
▶ 直径11mm-30mm称为肺结节。
除此之外,还有按密度分型、按生长速度分型等因素,肺结节的临床分型对于判断其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绝对的,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综合判断,而对于体检发现的肺结节,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实性成分占比程度等确定随访周期。
02
肺结节随访周期:
为方便记忆,简单归纳为3-6-12记忆法,而且在最好同一家医院,用同一部CT机器扫描,且由同一个医生诊断。
▶第一次发现肺结节时,不管什么类型的肺结节,都可以3个月后再复查,如果缩小,则继续6-12个月后复查,如果完全吸收就可以不用担心了。
▶如果3月后复查有进展(与原来的结节相比有改变,如结节变大,密度变得更白更密,结节内有新的血管出现,且血管有增粗,扭曲等迹象,结节周围有血管给牵拉过来),那么6个月后再复查一次,如果持续改变,可以联系临床医生,商讨是否需要再次复查,还是根据肺结节的进展及良恶性程度,以及自身的健康状况再做进一步处理。
▶如果在原有肺结节基础上,又再次出现新的结节,可以遵循上面第一次发现肺结节的原则来处理,即3个或者6个月后再次低剂量胸部CT复查即可,又或者与影像科医生协商沟通是否需要再次复查。
然而,肺结节的检出率上升,并不一定意味着肺癌的发病率也在提高。事实上,大部分检出的肺结节并非肺癌,只有少数是恶性肿瘤。即使诊断报告提示不典型增生(AAH)或原位癌(AIS),也不一定会转化为肺癌。有研究表明,有些AIS在10年后才缓慢发展为真正的肺癌。
当我们在体检或日常医疗检查中发现肺结节时,常常会引发一系列疑问和担忧。其实,不必对肺结节过度恐慌。
03
发现肺结节后,需要手术切除吗?
如果在体检中发现了肺结节,不必过度恐慌。现有的肺部结节检测显示,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真正具有恶性潜能的仅占1.1%~12%。即使医生初步判断肺结节的恶性概率较高,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现代医学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即使是早期的肺癌,也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实现根治。
当首次通过胸部CT检查发现肺结节时,医生通常会建议先进行抗炎治疗,3个月后再进行复查。因为有些肺结节可能是由炎症引起的,经过抗炎治疗后可能会缩小或消失
- 肺结节需要手术吗?
首先是要明确,并非所有的肺结节都是肺癌。事实上,在现有的肺部结节检测中,绝大多数结节都是良性的,只有一小部分可能具有恶性潜能。因此,面对肺结节,我们不需要过度恐慌。
即使医生初步判断肺结节的恶性概率较高,也不必急于进行手术。因为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手术方式不断改良,目前已经能够实现在保证病灶完整切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患者的正常肺组织,以保护其肺功能。医生会根据肺结节的大小、位置、实性成分等因素,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目前,手术切除肺结节的方式主要有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两大类。其中,亚肺叶切除又包括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对于CT检查中发现的、恶性概率较高的肺结节,临床上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切除。这种手术只需要一个三四公分的小切口,采用单孔胸腔镜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那么,如果是双肺多发肺结节,是不是需要全部切掉呢?
答案是不需要。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会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多种手段,对肺结节进行综合评估。对于带有恶性征象的肺结节,如毛刺、分叶、胸膜牵拉、血管集束症等,医生会建议尽早手术。而对于那些看起来良性的肺结节,则不需要过度治疗。
https://mp.weixin.qq.com/s/8Fg7tVCjBdM9rOUHP8ikHg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