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钟芸诗 三甲
钟芸诗 主任医师
上海中山医院 内镜中心

发现早,救命早:认识早期食管癌

642人已读

陈先生近半年吞咽时出现食物滞留感,进食固体食物时明显,且伴有胸骨后不适,当地医院x线吞钡检查示食管中段局部黏膜增粗、中断,因此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门诊就诊,胃镜检查见食管中段黏膜片状粗糙、发红,活检病理提示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癌变,进一步完善综合检查后,考虑诊断食管早癌,钟芸诗教授为其进行了食管粘膜病变ESD术,术后病理回报病变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癌变,浸润粘膜固有层,切缘阴性,ESD术后陈先生恢复良好,症状明显缓解。

食管癌作为我国高发癌症之一,由于早期食管癌可无明显症状,因此许多食管癌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病变已进展至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30%,而早期食管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认识早期食管癌,及时注意相关不适症状,做到“早诊早治”,能大幅度降低食管癌的死亡率。

1. 什么是早期食管癌

根据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2014 年,北京 )的定义, 早期食管癌指病灶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

2. 早期食管癌的症状

由于早期食管癌的浸润深度较浅,因此患者常常无明显症状或者为不典型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被忽视。早期食管癌的患者一般会出现食管内异物感,或者食物在食道中的滞留感、吞咽时胸骨后出现不适感或者胸骨后疼痛等等,但是这些症状常常是轻微且短暂的,会间断、反复地出现,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而且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消化道疾病,导致就医不及时。而到了出现明显的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或者出现锁骨或者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时,病变可能已经进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较早期病变大幅增加。

图1 食管癌症状

3. 如何发现早期食管癌

一旦出现上述的症状,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关键。对可疑病例,可以联合白光内镜和卢戈氏碘染色确定病变范围,通过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以及超声内镜在镜下初步评估病变的性质、浸润深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再结合活检病理结果进一步诊断和评估病变,肿瘤远处转移的评估,需结合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等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早期食管癌的临床分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4.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治疗方法

对早期食管癌,一般内镜下治疗就可以达到治愈,以下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内镜下之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术式:

a.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通过内镜切除早期癌变的黏膜组织,适用于病变较表浅、直径较小的早期食管癌。

b.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 ESD类似于EMR,但能整块切除较大的早期食管癌病变,因此对于EMR难以切除、或者不能一次性完整切除的病变可以选用ESD,为切除食管浅表病灶首选技术。

c.射频消融术(RFA):是指在消化内镜直视下将不同类型射频消融电极贴敷于消化道平坦黏膜病变处,通过射频电流产生凝固坏死而消除病变的一种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内镜下非切除性治疗,可有效治疗平坦型食管上皮内瘤变和部分局限于黏膜固有层以内的鳞癌。病灶过长、近环周等原因难以整块切除或患者不耐受内镜切除术时可考虑应用。

d.其他内镜非切除治疗技术,包括光动力治疗和氩离子热凝固术治疗等,已有初步研究报道用于食管浅表鳞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

图2内镜下治疗食管早癌

5. 需提高警惕的癌前病变及癌前状态

癌前状态属临床概念,是指本身不是肿瘤性病变、但会使恶性肿瘤患病风险增加的疾病或临床状态。癌前病变属组织病理学概念,是指相应的病理变化比正常组织或其他病理改变更易发生癌变。

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腐蚀性损伤、食管白斑、食管乳头状瘤、食管憩室和弥漫性掌跖角皮症是食管鳞癌的癌前状态。

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是食管鳞癌的癌前病变(包括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鳞状上皮内瘤变无论何种程度,患食管鳞癌风险均显著增加。大规模人群研究证实,筛查发现并处理食管癌癌前病变可降低食管癌的人群发病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方法同食管早癌,内镜下切除ESD为首选方法。

6.早期食管癌治疗后的随访

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内镜治疗后,需警惕局部复发、异时性食管鳞癌/上皮内瘤变和第二原发肿瘤等,因此内镜复查随访至关重要。内镜治疗后,第1年每3~6个月应复查上消化道内镜,若无明显异常,第2年开始可每年进行1次内镜随访。

专家温馨提示:

食管癌的科学预防方法及建议: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细嚼慢咽,避免进食滚烫食物;不吃腌制、霉变食物,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高发区高危人群,提高早期筛查意识,定期体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团队,对于内镜下切除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既免除了患者的手术之苦(不开刀),又保留了食管的完整性及正常生理功能,更重要的是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不受影响,生活质量十分满意。


结语:

早期食管癌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因此,对于有食管相关症状的朋友们,一定要及时就医,发现早,救命早!


专家介绍

钟芸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息肉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经肛门微创手术专业学组、早诊早治学组副组长,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微创联盟理事长,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大肠镜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兼任大肠镜学组副组长。

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治疗和基础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开展并熟练掌握包括ESD、EFTR、EUS、ERCP等各种内镜诊疗操作。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14年,北京)[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5,32(4):205-224.

2. 李鹏,陈光勇,王拥军,等.中国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2015年·北京)[J].中国医刊,2016,51(01):17-31.

3.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 中国食管鳞癌癌前状态及癌前病变诊治策略专家共识[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0.37(12):853-867.

4.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 中国食管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J]. 中华肿瘤杂志,2022,44(10):1066-1075.



钟芸诗
钟芸诗 主任医师
上海中山医院 内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