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振权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前沿技术

超声核磁共振融合靶向导航前列腺穿刺技术 (精准科技 百发百中)

发表者:卢振权 人已读

一、背景

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肿瘤排第二位,欧美发病率为14-18/10万,中国发病率为11/10万。2020年全球新发病例141万,新发死亡37.5万,死亡别新发病例比26.6%,中国新发病例11.5万,死亡5.1万,死亡别新发病例比44.3%。数据显示,在新发现的前列腺癌中,局限性及局部进展前列腺癌占比为70%以上,而中国则仅仅为30%,就是说美国患者大部分早期发现,而中国患者大部分发现时已经是晚期,这就造成了中美两国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巨大差距,在美国接近100%,中国为60%。从以上的背景资料显示,中国前列腺癌的诊疗工作还有很多改善的地方,而最主要的几点为:1.普及国内前列腺癌早筛工作,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2.提高国内二三线城市和乡镇医院泌尿外科医生或者全科医生前列腺癌筛查和诊断水平,3.多参数核磁共振、超声核磁共振融合精准导航辅助穿刺技术的二三线城市及乡镇医院的普及应用,提升穿刺的准确率和避免漏诊。这些工作都需要有政府的主导和支持,结合一线城市三级医院的专家技术培训和帮扶。

正如大家所熟悉,目前前列腺癌的筛查主要靠抽血查PSA和前列腺指检,并对可疑患者进行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活检,获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而最终确诊。这样的条件下,穿刺的阳性率只有27%。后来研究发现多参数的核磁共振检查对于前列腺癌的识别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达到85%左右),因此,2019年国际上主张穿刺前常规进行该项检查,并进行PI RADS评分,对于≥3分的患者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穿刺的阳性率提升到44%左右。随着影像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超声核磁共振多影像融合技术成功应用在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导航中。通过笔者团队这几年该项技术的应用经验,穿刺的阳性率达到55%以上,大大减少了没必要的前列腺穿刺和漏诊率,提升了诊断的精准性。

今天,我就拿两个最近的两个穿刺的案例为例,来阐明“多参数核磁共振、超声核磁共振融合精准导航辅助穿刺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和科技魅力。

二、经典案例

病案1:69/M,因体检时前列腺超声波检查提示局部异常声像,血PSA0.8ng/ml,第一年多参数核磁共振PI RADS评分3分,患者选择等候观察,1年后血PSA无变化,复查多参数核磁共振PI RADS评分4分,提示前列腺左侧外周带中部一7mm大小可疑结节。选择行经会阴超声引导前列腺12针标准穿刺+3针可疑区超声核磁共振影像融合精准靶向导航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回报:12针标准穿刺组织阴性(非癌),3针可疑区靶向穿刺组织中2针为前列腺腺癌(7分)、1针为非典型增生。

病案1病理报告

病历1病理报告

病案2:67/M,因体检发现PSA升高(6ng/ml),行mpMRI检查,PI-RADS评分4分,提示前列腺右侧外周带中部一6mm大小可疑结。选择行经会阴超声引导前列腺12针标准穿刺+3针可疑区超声核磁共振影像融合精准靶向导航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回报:12针标准穿刺组织阴性(非癌),3针可疑区靶向穿刺组织均为前列腺腺癌(7分)。

病例2病理报告

病例2病理报告

三、体会:

(一)男性患者和泌尿外科医生均要重视中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癌筛查,而目前常用的筛查手段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高,所以日常我们需要结合多种手段去筛查,包括DRE、血PSA和超声波检查,有可疑情况时应寻找泌尿外科专科医生咨询,可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但价格相对高昂的多参数核磁共振进一步评估,避免漏诊。回顾第一例患者的诊断过程,该患者的血PSA一直不高,肛门指检也没发现异常,均超声前列腺检查时怀疑前列腺异常声像警醒进一步排查。第一年mpMRI PI-RADS评分3分,第二年复查MRI提示PI-RADS评分4分,医患商量后决定行穿刺活检,最终得到确诊并得到早期治疗。回顾这整个过程,如果医生但凡疏忽一步,单凭常规的前列腺指检和血PSA筛查的结果判断,那么这个患者不可能这个时期得到诊断。

(二)在这两例患者,多参数核磁共振的检查PI-RADS均为4分,核磁共振影像提示的可疑区与最终病理结果高度一致,说明目前的科技状态中,mp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置疑。

(三)在这两例患者,我们均可以看到,超声引导的12针标准穿刺全部阴性,只在靶向导航的可疑区穿刺组织发现癌细胞。事实证明多影像融合靶向导航技术在前列腺小灶癌肿的早期诊断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四)几年前行业内没有常规行多参数的核磁共振检查,也没有这个超声核磁共振影像融合靶向导航穿刺的先进设备。回顾这两个患者,如果没有这些先进精准设备的加持,纵使医患警惕进行了标准穿刺,也只会漏诊,而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转化并在临床上的应用,能促进现代西医快速发展,从而造福人们。

本文是卢振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