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政奇
医师
中日医院
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
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袖状胃术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修补后反流性食管炎心得体会
120人已读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最常见的典型症状有烧心、反流。部分患者的反流物可到达咽喉部和口腔,引起食管外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代表的抑酸治疗,是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方法。但PPI停用后往往复发,并不能持久地治愈。患者停药半年后复发率可高达80%—90%。
根据2020中华医学会《中国GERD专家共识意见》、2021日本胃肠病学会GERD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欧洲及美国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和治疗共识,对于不合并食管裂孔疝的食管反流病人,优先推荐微创的内镜下治疗(见附图)。
我中心在该领域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并在实践中发现,内镜下贲门缩窄术,相较于其他内镜下抗反流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花费少、术后效果确切的优点。并在全国率先开展针对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后反流病人的内镜下抗反流治疗,取得了优异的效果(可查看病人评价)。

本文是李政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