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肖华 三甲
肖华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风湿免疫科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及治疗

521人已读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是一种针对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抗体,常用于评估近期是否感染过该类细菌。当ASO水平升高时,提示近期可能发生了链球菌感染。本文将探讨ASO增高的临床意义、何时需要处理,以及相关治疗方案。

ASO的正常值范围

ASO的正常值范围可能因实验室方法和参考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人的正常值为0-200 IU/mL,儿童的正常值为0-150 IU/mL【1】。超过此范围的ASO水平被视为增高,可能提示近期感染过链球菌。

ASO增高的临床意义

ASO水平升高通常与链球菌引起的咽喉炎、猩红热、风湿热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相关。然而,ASO升高并不总是代表急性感染,有时反映的是既往感染后的抗体反应。在判断ASO水平增高的临床意义时,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

何时需要处理ASO增高?

ASO增高本身并非疾病,也并非一定要处理,只是提示可能存在链球菌感染。因此,处理的重点在于链球菌感染的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当ASO水平显著升高,并伴有以下情况时,通常需要进行干预:

  1. 风湿热的预防:风湿热是一种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当患者有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并且ASO显著升高时,需要考虑风湿热的预防和治疗【2】。
  2. 急性肾小球肾炎:这种情况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等症状。ASO水平升高是诊断的一部分依据,但确诊还需依靠其他检查,如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3】。
  3. 复发性链球菌感染:反复出现链球菌感染的患者,如反复的咽喉炎,需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以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4】。
  4. 治疗ASO增高时的药物选择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增高提示近期可能存在链球菌感染。在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选择至关重要,其中苄星青霉素是常用的药物之一。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或效果不佳,还可以选择其他替代药物。具体用药方案如下:

    苄星青霉素的使用

    苄星青霉素(Benzathine Penicillin G)是一种长效青霉素,常用于预防和治疗链球菌感染。它通常以肌肉注射的形式给药,具有长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特点。具体用药方案如下:

  5. 成人和体重大于27公斤的儿童:每次12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三到四周一次,持续数月【5】。
  6. 体重小于27公斤的儿童:每次6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三到四周一次,持续数月【5】。

这种长期预防性使用主要适用于预防风湿热的复发,特别是那些既往有风湿热病史的患者。

青霉素过敏或效果不佳时的替代药物

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或青霉素效果不佳,可以选择以下替代药物:

  1. 红霉素(Erythromycin):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红霉素是常见的替代药物。标准剂量为每日口服500 mg,分两次服用,持续10天【6】。
  2. 克林霉素(Clindamycin):对于红霉素不能耐受或效果不佳的患者,克林霉素是另一种有效的替代选择。标准剂量为每日口服300 mg,每8小时一次,持续10天【7】。
  3.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阿奇霉素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较短的疗程,通常为每日口服500 mg,持续3-5天【8】。
  4. 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呋辛(Cefuroxime)或头孢克肟(Cefixime),也是有效的替代药物。用法和剂量因具体药物而异,一般为每日口服250-500 mg,持续10天【9】。
  5. 结论

    在治疗ASO增高引起的链球菌感染时,苄星青霉素是常用的药物,特别适用于预防风湿热的复发。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或效果不佳,可以选择红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药物作为替代。具体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耐受性来决定。

    参考文献

  6. Tompkins, R.K., Hudson, R.P., & Silverman, F.N. (1956). Antistreptolysin O and Streptozyme Tests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Rheumatic Fever. JAMA, 162(4), 314-318.
  7. Bisno, A.L., & Stevens, D.L. (1996). Streptococcal Infection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34, 240-245.
  8. Rodriguez-Iturbe, B., & Haas, M. (2005). 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20(7), 1409-1415.
  9. Shulman, S.T. (2009). Group A Streptococcal Infections and Complications in Children. Current Opinion in Pediatrics, 21(1), 102-107.
  10. Gerber, M.A., Baltimore, R.S., Eaton, C.B., Gewitz, M., Rowley, A.H., Shulman, S.T., ... & Taubert, K.A. (2009). Prevention of Rheumatic Fever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Rheumatic Fever, Endocarditis, and Kawasaki Disease Committee of the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 Circulation, 119(11), 1541-1551.
  11. Bisno, A.L., Gerber, M.A., Gwaltney, J.M., Kaplan, E.L., & Schwartz, R.H. (2002).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roup A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35(2), 113-125.
  12. Stevens, D.L., & Bryant, A.E. (2016). Impetigo, Erysipelas and Cellulitis. 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Skin, 289-301.
  13. Linder, J.A., Bates, D.W., Lee, G.M., & Finkelstein, J.A. (2005). Antibiotic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sore throat. JAMA, 294(18), 2315-2322.
  14. Pichichero, M.E. (2006). Group A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al infections. Pediatrics in Review, 27(3), 99-105.
肖华
肖华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