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IIIA期、程氏III型)靶向免疫治疗联合SBRT放射治疗获益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是目前肝癌治疗的难点,肿瘤范围广、门静脉癌栓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我们通过前期研究发现放疗对门静脉癌栓有较好疗效,其效果甚至优于肝脏实体瘤,近期我们科室收治一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IIIA期、程氏III型),进行了针对门静脉癌栓的SBRT放射治疗联合靶向免疫治疗(贝伐珠单抗+信迪利单抗),获得较好的效果,在此向大家分享一下。
初始病情
患者为60岁男性,右上腹胀痛检查发现肝脏肿瘤,增强磁共振考虑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癌栓形成。乙肝五项提示小三阳,乙肝病毒DNA数值阴性。甲胎蛋白:5.73ng/ml,
CEA:6.65u/ml
CA199:55.48
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1903mau/ml。
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治疗前肝脏增强磁共振检查
治疗经过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我们采取了射波刀放疗(SBRT)联合靶向免疫药物(贝伐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的联合治疗。
射波刀放疗(SBRT)放疗靶区为门静脉癌栓范围区域,放疗剂量10Gy*3次。
放疗结束后使用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15mg/kg、信迪利单抗200mg 每3周一次。
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变化情况:
2024-3-18治疗前1903 mau/ml
2024-4-26两次给药后 90 mau/ml 数值明显下降。
2024-5-24 四次给药后 38 mau/ml 数值降至正常。
肿瘤大小及门静脉癌栓变化情况:
四次给药后复查肝脏增强磁共振,肝内多发病灶增强未见明显强化,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内充盈缺损减少,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
结合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磁共振评估,治疗有效。

放疗联合四次靶向免疫治疗前后门静脉癌栓变化

放疗联合四次靶向免疫治疗前后肝脏肿瘤范围变化
总结讨论
患者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IIIA期、程氏III型)患者,肿瘤发现属于晚期,但非常幸运,经射波刀放疗(SBRT)联合靶向免疫药物(贝伐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的联合治疗,疗效显著,经过四个周期治疗,肿瘤失活,癌栓缩小。治疗期间放疗副反应和靶向免疫药物副反应均可控,患者食欲稳定,体重有回升,精神和体能状态均有明显改善。
目前考虑肿瘤病情可控,计划在6个周期后逐步延长用药间隔,以减轻靶向免疫药物未来可能出现的肝功能副损伤。
本文是陆崇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