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输尿管癌系统治疗+手术+术后辅助治疗,目前整体肿瘤控制良好
患者为一名48岁男性,主诉:体检发现右侧输尿管占位1个月;
2023.10因右侧腰痛就诊当地医院体检发现右侧输尿管占位。完善PET-CT:右侧输尿管下段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代谢增高;多发淋巴结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右肾盂及中上段输尿管积水,右肾萎缩;
我院病理会诊: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原单位免疫组化:PD-L1(SP263)(CPS<1),HER2(2+),PD1(肿瘤细胞-,免疫细胞5%-10%+)。
入院诊断:右侧输尿管癌晚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考虑患者较为年轻,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并且伴有全身转移,因此先给予此患者新辅助系统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进行手术确保手术效果。
治疗方案:维迪西妥单抗+阿替丽珠单抗(RC48+PD-1)
2023-12-13~2024-01-25行1~4周期。
2024-02-07~2024-04-09行5-9周期。
系统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评效:【9周期评效】外院CT(2024-4-12):右侧输尿管管壁增厚较前明显缩小,右侧肾积水好转,腹膜后、双侧髂血管旁多发淋巴结转移较前明显缩小/消失;双侧肾上腺多发结节,不除外转移,较前变化不大。

患者系统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且远处病灶消失,多学科讨论后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于2024-05我行腹腔镜右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历时1小时30分钟,术中出血量50ml,术后4天患者恢复后出院,术后病理提示:原发病灶肿瘤消失,转移淋巴结消失。临床评估肿瘤cr,即完全消失。


总结:输尿管癌恶性程度通常较高,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针对此类患者我们可以先进行系统系治疗,包括adc类药物或者化疗,后再进行手术干预,术后配合放疗或者免疫治疗或其他相关治疗,可有效缩小肿瘤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时间!
本文是王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