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卫组织认可的“脱敏治疗”,到底要不要试?
众所周知,老生常谈
过敏性疾病的苦,谁得谁知道
虽然在生活中小心翼翼的躲避过敏原
但依旧会百密一疏

不少医生推荐“脱敏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
门诊上时间有限,没听清医生的解释
没关系,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什么是脱敏治疗

一、什么是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又称为特异性免疫治疗,与现有的对症药物治疗不同,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唯一”可以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病程的对因治疗方法。其原理是进行过敏原检查确定患者过敏原类型后,将该变应原经过专业技术制成变应原提取液,可以经皮下反复注射或者舌下含服的方法与患者反复进行过敏作用,剂量由小到大,直到维持剂量后,进行长时间的维持治疗,从而提高患者对该种变应原的耐受性,出现类似耐药的现象;当再次接触此种变应原时,过敏现象得以减轻或不再产生过敏现象。

医院中常用的变应原制剂目前有两种,包括螨(屋尘螨、粉尘螨)、致敏花粉(如蒿草),主要针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皮炎进行脱敏治疗。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皮下注射脱敏和舌下含服脱敏两种方法。
二、为什么要进行脱敏治疗呢?
在实际临床中,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一旦确诊粉尘螨过敏,想要单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进行症状控制非常困难;因为粉尘无处不在,很难实现绝对的隔离不接触。而临床上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如鼻喷激素药物和口服抗组胺药物虽然起效快,但是临床作用的时间有限,可能在使用药物的1-2周甚至1-2月的时间内可以有效控制,但是随着药效的代谢,效果也会渐渐减弱。由于药物的控制并不能阻断过敏性疾病的进展恶化,因此相关药物需要长期反复使用来达到控制症状、维持疗效的作用,但后续仍有可能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

我们之前提到,由WHO认可的脱敏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式。因此,尽早进行脱敏治疗,能明显减轻甚至完全缓解过敏症状,也能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摆脱对症用药,同时可以预防疾病加重和产生新的过敏,而且在脱敏治疗终止后疗效仍能长期持续。

但是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要注意,虽然脱敏治疗效果显著,但仍然不能彻底根治过敏性疾病。

三、什么人适合进行脱敏治疗?
那么,很多过敏性鼻炎患者就会问自己是否适合进行脱敏治疗呀?这个就需要医生对病情进行评估后来确定。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下,能否进行脱敏治疗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四点:
1. 患者是否属于IgE介导的I型过敏反应性疾病
这个可以通过检测过敏原来确定,主要是明确“粉尘螨过敏”的情况才可以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确定是否为过敏性鼻炎(伴结膜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等。

2、 患者病史
除了患者的过敏症状之外,还需要了解病人是否有家族过敏史,这种由于家族遗传因素引起的,及时进行脱敏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症状,并且可能可以减轻下一代的过敏炎症。
3、 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
进行脱敏治疗的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喷嚏、流清涕、鼻塞、鼻痒,而且伴有眼部症状如眼红、眼痒,注意:症状较严重严重且伴有哮喘的患者,需要在哮喘控制稳定后再进行脱敏治疗。

4、 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如何
门诊进行皮肤激发试验(SPT)后,相关结果需要满足≥2个“+”,以及过敏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gE, sIgE)检测≥2级,另外除了确诊粉尘螨过敏,还需要粉尘螨过敏原sIgE ≥2级才可以进行脱敏,这样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
四、小结
过敏性鼻炎的脱敏治疗(对因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过敏症状,治疗过程中如果无过敏症状正好说明特异性免疫治疗开始起效,且疗效较好。此外,治疗初期只是暂时控制过敏症状,不能随意停药,否则容易复发,只有坚持2-3年以上的疗程才可能获得长期疗效。

那么很多人又会问,脱敏治疗到底需要具体怎么做呢?舌下含服和皮下注射又有什么疗效上的不同呢?关注我们,下期敬请期待。

本文是王再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