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祖晓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人格障碍的形成

发表者:包祖晓 人已读

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 父母过度保护、否认拒绝型养育方式、父母关系不良、单亲家庭、被虐待。

1、生物学因素在人格障碍形成中的作用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与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密切相关。有研究提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度为0.69,表演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度为0.67。有学者对 1000 名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进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表明,其与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抑郁障碍存在遗传重叠。家族谱系研究发现,人格障碍遗传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的远近成正比,人格障碍患者的家属中,血缘关系越近,人格障碍的发生率越高。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人格障碍的同病率达67%,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则为31%。有关寄养子的研究报道人格障碍患者的子女从小寄养出去,成年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较高的人格障碍发生率,也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

神经生化因素 人类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改变有关。人格障碍患者存在神经递质的代谢异常,如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多巴胺功能与阳性症状呈正相关。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存在 5- 羟色胺和多巴胺功能异常。

病理生理因素 人格障碍可能存在脑功能损害,但一般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形态学病理变化。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前额叶灰质减少、杏仁核体积减小,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海马体和杏仁核体积减小。脑电图检查发现半数受检者常有慢波出现,与儿童脑电图近似。故有学者认为人格障碍是大脑发育成熟延迟的表现。大脑皮层成熟延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冲动控制和社会意识成熟延迟。人格障碍者到中年以后情况有所改善,可能是大脑皮层成熟程度增加的结果,这与临床观察相一致。——《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

2、心里社会环境因素在人格障碍形成中的作用

人格障碍与文化适应不良有关。例如,儿童期从农村搬到大城市的个体,可能会出现单独活动以及社交沟通上的缺陷,可能会发展成分裂型人格障碍等。对金钱、地位、成就的过分追求也可能是诱发自恋型人格障碍发生的社会因素。童年生活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心理发育过程中重大精神刺激或生活挫折对幼儿人格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如父母离异、父爱或母爱的剥夺,从小没有父亲或缺乏父爱的孩子成年后往往表现出性格上的胆小、畏缩,母爱剥夺,儿童不能发展人际之间良好的温暖、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可能是反社会性人格的重要成因。有资料表明在孤儿院成长的儿童成年后性格内向者较多。

教养方式不当也是人格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儿童时期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如早年分离、虐待、粗暴、溺爱或苛求等)和早期教育的质量除了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外,可能还会影响基因表达,从而导致终生稳定的行为特征。父母教育态度的不一致,使小孩生活在矛盾的牵制之中,无所适从,或者儿童在父母之间踩跷跷板,不能发展明确的自我同一性感觉,导致成年后自我感念紊乱,可能形成边缘型人格;父母酗酒、吸毒、偷窃、淫乱或本身有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或犯罪记录对儿童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家庭和教师对儿童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对学习的逆反心理;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儿童始终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这些因素对人格发育均有不利影响。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存在一系列早期创伤,如父母的拒绝和威胁,导致患者认为表达情感是没有意义的,其他人是无情的。分离焦虑障碍被认为是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一些“强迫性父母” 用僵硬的、控制的教养方式,限制孩子的自主性,从而形成矛盾、固执、刻板等强迫性格特点。双亲的边缘型人格特质对子女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影响。——《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

3、环境因素在人格障碍形成中的作用

不良的生活环境、结交具有品行障碍的“朋友”及经常混迹于大多数成员具有恶习的社交圈子,对人格障碍的形成往往起到重要作用。受大量淫秽、凶杀等内容的小说及影视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往往法律观念淡薄,加之认识批判能力低,行为自制能力差,情绪波动性大,容易通过观察、模仿或受教唆等而习得不良行为,甚至出现越轨行为,可能形成反社会型人格。

目前一般认为人格障碍与精神疾病间的关系为:人格特征可成为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或诱因;某些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的潜隐或残留表现;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征可有共同的素质与环境背景,两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联系。

任何个体的人格都是由人格的五个广义人格特质或因素组成的。这五个因素常被称为大五(Big 5):负情绪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每个因素都具有一系列层面或维度。——《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

3.jpg


本文是包祖晓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