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岛素的最佳注射部位,你选对了吗?
胰岛素的最佳注射部位,你选对了吗?
对于很多糖友来说,每天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要保证胰岛素起到应有的疗效,需要关注胰岛素正确保存、注射部位、注射手法、针头更换、皮肤护理等方面。今天和糖友聊一聊胰岛素注射部位:您是否了解胰岛素的最佳注射部位呢?
常用的胰岛素注射部位
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需要满足皮下脂肪丰富、操作简便以及血管神经分布较少等条件。基于以上要求,当前被广泛推荐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和臀部外上侧。

1、腹部
一般而言,腹部是注射胰岛素的理想部位,这里的吸收速度最快,并且胰岛素吸收率100%。可选择从肋缘以下约1cm到耻骨联合以上约1cm的范围。
注意在肚脐周围2.5厘米范围内避免注射,因为这一区域组织较为坚厚,可能导致胰岛素吸收不均匀,从而引起血糖波动。同时不能靠近两侧腰部,因为靠近腰部的位置皮下组织厚度变薄,容易注射到肌肉。
还需要避开皮肤疤痕、皮下硬结、皮下萎缩的部位,这些区域都会导致胰岛素吸收不良引起血糖波动。
2、上臂
皮下组织较丰富的上臂后外侧部位是常用的第2个注射部位,胰岛素吸收速度仅次于腹部,吸收率达85%。需要避免在覆盖肩关节的三角肌的多骨区注射,因为这些部位的脂肪相对较少。
3、大腿
双侧大腿外侧的上端1/3的部位,这里皮下组织较厚,且远离大血管和坐骨神经, 不能靠近膝盖。这里胰岛素吸收速度第三,吸收率约70%。如果计划进行锻炼,应避免在大腿上注射,以免因运动导致胰岛素吸收过快,引发运动后的低血糖。
4、臀部
在臀部注射时,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最慢。瘦削的成年人和儿童常选择在臀部外上1/4的部位注射,这个部位的脂肪相对较多,不要打在臀部中下位置,避免伤及坐骨神经。正因为吸收速度慢,对于有早睡习惯的人来说,选择在臀部注射有助于胰岛素在整个晚上的作用。
不同类型胰岛素的最佳注射部位
虽然现在基本都把腹部作为胰岛素的首选注射部位,但从科学角度讲,注射部位的选择还应该考虑胰岛素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胰岛素药效学特点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
1、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临床常用诺和锐(门冬胰岛素)、优泌乐(赖脯胰岛素)和艾倍得(谷赖胰岛素)。
这类胰岛素起效迅速,注射后10-15分钟起效,1-1.5小时达到作用峰值,体内作用时间持续4-6小时。在餐前即刻皮下注射用于控制餐后血糖,还用于校正高血糖以及胰岛素泵中持续给药。这一类胰岛素的吸收速率不受注射部位的影响,可在任何注射部位皮下注射 。
2、短效胰岛素
又叫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普通人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临床常用如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等。
这类胰岛素注射后15-60分钟起效,2-4小时达到作用峰值,体内作用时间持续5-8小时。由于起效时间较慢,为了匹配胰岛素作用高峰与食物吸收的血糖高峰,因此,餐前注射后需要等候15-30分钟才能开始吃饭。短效胰岛素在腹部皮下的吸收速度较快,因此其注射部位首选腹部,能够更好的发挥控制餐后血糖的效果。
3、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制剂
中效胰岛素-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N(诺和灵N、优泌林N等),起效时间2.5-3小时,5-7小时达到作用峰值,体内作用时间持续13-16小时。
长效胰岛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起效时间2-4小时,3-14小时达到作用峰值,体内作用时间长达24-30小时。
中、长效胰岛素提供每日所需的基础胰岛素,需要达到稳定吸收避免低血糖的效果,可在每日任一固定时间点注射,首选注射部位是大腿和臀部,但也可以选用任一常见注射部位。严格防止肌内注射以避免严重低血糖。活动和洗澡后局部皮下血液循环加快,可能导致胰岛素吸收速度加快,需要关注血糖变化,避免低血糖。
4、预混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如诺和灵30、优泌乐25、门冬30等,商品名都带有数字,表示混合制剂里边速效部分所占的胰岛素比例,也就是控制餐后血糖的比例。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25、诺和锐30)起效时间10-20分钟,1-4小时达峰,作用时间可达14-24小时。1型糖友不适合选择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用于2型糖尿病控制餐后和基础血糖,每日注射1-3次。对于这些预混胰岛素制剂,早餐或主餐前注射的首选是腹部,可以加快其中速效胰岛素的吸收,便于餐后血糖控制;晚餐前注射的,首选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皮下,以延缓中长效胰岛素的吸收,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注射部位的有计划、规律性轮换
对于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友来说,定期轮换注射部位也很重要。因为胰岛素具有促进脂肪合成的作用,持续在同一部位进行注射,极有可能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形成硬结,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效率,延长吸收时间,加剧了血糖的波动。因此,对于所有需要长期接受胰岛素注射的患者,必须采取有规律且计划性的注射部位轮换措施,可以采用“大轮换”和“小轮换”的方式。首先划分区域:腹部注射区域建议划分为四个等分部分,大腿或臀部则可分为两个等分部分。
小轮换
每周使用一个部位的一个等分区域,也可以使用M/W法或者钟面法,遵循顺时针方向的轮换规则,顺序更换注射部位。注意每次注射部位要离开上次注射部位2-3厘米。一个月内,不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

M/W法
在肚脐一侧想象出一个字母“M”形,另一侧为一个“W”形。在一个字母的末端开始植入,然后沿该字母书写的方向顺序变更到每一个交接点。
钟面法
在肚脐周围,模拟一个钟面。变更植入部位时,从12点钟位置开始植入,然后沿顺时针方向变更植入部位到3点、6点,以此类推。
大轮换
每个月使用一个部位,按月更换,如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应该注意,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速度和吸收率不同,对血糖带来的影响不同。糖友应观察血糖变化,必要时遵医嘱做出调整。
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注射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之,糖友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有计划进行部位轮换,并做好皮肤护理等,这是正确注射胰岛素的重要环节。掌握胰岛素注射的操作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来源 微讲堂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