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状肌综合症的自我检查和居家康复
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一种常见疾病,其最典型的症状为臀部疼痛,而且这种疼痛会向下肢放射,严重者会影响患者正常走路,梨状肌综合征早发现早治疗很关键。
一:梨状肌的位置

图片来源:基础临床按摩疗法:解剖学与治疗学的结合( 第3版)
梨状肌是臀中深层的一块小肌肉,形状像梨。它位于骨盆后壁,起于第2~4骶椎前面骶孔外侧缘,沿骨盆壁向外下行,穿过坐骨大孔将该孔分成梨状肌上孔与下孔,止于股骨大转子上缘和内侧面。
梨状肌是跨关节肌肉,它的主要作用是近固定时使大腿旋外和外展,远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可以使骨盆后倾。
二: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表现
1、臀部深层隐痛,并向坐骨神经区域放射,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后外侧、足跟疼痛等。一般有臀部急性、慢性损伤或者受凉史。2、髋关节内收内旋受限,跷二郎腿动作困难。3、下肢觉得紧缩,抬腿弯腰困难。
三:自我检查
可以直腿抬高约70°,观察是否会引起疼痛。在此位置使髋关节内旋、外展,该姿势可以使梨状肌放松,疼痛减轻;相反外旋、内收会使疼痛增加。
四:自我居家牵伸康复
通过自我牵伸可以达到让梨状肌张力减轻的作用,同时减轻坐骨神经的压迫,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1.梨状肌的精准牵伸:(须家人帮忙完成)

动作要领:以拉伸左侧为例,仰卧位,左小腿内旋的姿势往外撇,将小腿和大腿摆成90°,一只手按压在膝关节的外侧,一只手按压在髂前上棘,感受髋深层肌肉明显的拉伸感,保持30秒。
2.自我牵伸

①动作要领:仰卧位,一侧腿屈膝屈髋,但脚掌不离开床面,屈另一侧腿,并将踝关节交叉置于下侧腿膝关节上方,双手环抱下侧腿朝胸部方向压。自我牵伸至患侧臀部有紧绷感后停留30s。

②动作要领:直立位,膝盖伸直,面朝一个与髋部等高或比髋部稍低的桌子,将拉伸侧的腿屈膝屈髋成90°左右平放在桌面上,身体尽量往拉伸侧足部方向弯屈。自我牵伸至臀部有紧绷感后停留30s。
3.局部热敷
如果症状并不明显,建议经常用热毛巾进行臀部热敷。一般热敷30分钟左右,可以起到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减轻痉挛,从而缓解症状。
4.自我按摩放松
梨状肌综合征按摩治疗必须找到合适的部位,一般患者可以采取俯卧位,下肢伸展,使腰臀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由髂后脊柱向股骨大转子作一条线,线的中点下至2厘米为梨状肌下孔,两侧为梨状肌,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患侧肾俞、膀胱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梨状肌上压痛点各1分钟,再双手重叠用掌根按揉梨状肌2分钟,以有胀热感为度即可。
四:注意预防
除了自我的牵伸康复外,还应注意预防梨状肌受伤,如①在运动中注意运动规范,避免暴力或者不协调动作造成梨状肌损伤②避免久坐、久站和长时间深蹲;③下蹲弯腰搬重物时注意体位;④避短局部肌肉受寒受凉等。
如上述锻炼不能改善,须到医院进行专科详细检查和诊断治疗。(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是方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