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潘湘斌 三甲
潘湘斌 主任医师
阜外医院 结构性心脏病中心

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的患者,手术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吗?

571人已读


--基于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的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的机制探索及治疗策略研究



无/需/开/刀 药/物/治/疗

当我们还在母亲腹中时,左右心房中间有一个缝隙,名曰“卵圆孔”,他是胚胎期心房间遗留的未闭合通道,是为胎儿提供血氧供给的生命之孔,出生1年内卵圆孔大部分会自然闭合,若3岁后仍未闭合,则称之为卵圆孔未闭(PFO),成年人中约有25%的卵圆孔没有完全闭合。

大家知道卵圆孔未闭为何会引起偏头痛吗?当卵圆孔没有闭合的时候,我们右心房里的血液不经过肺部“过滤”就直接通过这卵圆孔流入了左心房,随后到达脑部,血液中的微小血栓和活性物质,会导致局部脑血管栓塞并引发偏头痛,甚至导致脑组织坏死等。


无需开刀

通过介入方式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是目前卵圆孔未闭主要治疗方法,它的优点是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目的是及时关闭卵圆孔,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外科经胸开刀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因手术创伤较大,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包积液等多种并发症,已逐步被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所取代。

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


药物治疗

偏头痛用药包括预防用药和急性期用药。规范化的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偏头痛的症状,预防头痛急性发作。除传统偏头痛治疗外,也包括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治疗(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

目前本中心开展了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的项目,一般为先进行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

背景研究

偏头痛作为严重致残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发病率位居第三,2013年WHO全球疾病排名中,偏头痛位居第6,人群中,偏头痛的发病率为8~13%。

原发隔和继发隔未粘连融合留下的小裂隙为卵圆孔,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PFO)。

偏头痛患者中PFO发生率14.6~66.5%,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中PFO发生率9~27.3%

PFO患者中MHA发生率9.13~51.7%,显著高于无PFO人群。

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


PFO导致偏头痛的机制基础

短暂性低氧血症:PFO患者出现一过性右向左分流,导致低氧血症引起刺激性偏头痛。

血管活性物质:静脉血中存在能够引发偏头痛的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降钙素源相关基因肽等),这些本应在肺循环被灭活的血管活性物质经过异常通道进入体循环引起偏头痛。

栓塞:静脉系统的微栓子穿过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引起脑缺血、导致皮质扩布性抑制和偏头痛发作。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病情特征头痛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且多发生于偏侧头部。


偏头痛多起病于青春期,少部分可在儿童期发病,到中青年期达到发病高峰,这个年龄段发作频繁,症状剧烈。

偏头痛人群集中于20~64岁,人群中偏头痛发病率为8~13%,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偏头痛发病率位居第三。2013年WTO全球疾病负担中偏头痛位居第6。

大多数患者头痛持续约4个小时,但严重者可持续超过3天,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因人而异,每月头痛发作2~4次较为常见,但有些患者每隔几天就会发作,也有患者一年仅发生一两次。

临床中约36%的偏头痛患者在头痛发作时伴随先兆症状,特别是视觉先兆。确诊PFO的先兆性偏头痛患者,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升高,应引起重视!

从症状上看,先兆性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时会恶心,呕吐或存在畏光,畏声等听和视觉障碍,视觉先兆多表现为眼前出现暗点、闪光或水波纹等。有卒中史的患者先兆症状发生更为频繁。

潘湘斌
潘湘斌 主任医师
阜外医院 结构性心脏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