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综合征
1.什么是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综合征?
案例:
家长:儿子今年5岁了,白天排尿次数很多,尿频,每次只尿一点,晚上不尿床,这要不要紧呢?”
医生:如果孩子没有尿痛,只是白天出现排尿次数增多,夜间无尿频、遗尿,无外阴或尿道口红,腹痛等其他症状。检查尿常规及泌尿系超声正常,家长不用过度担心。
“儿童日间尿频综合征”又称“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儿童精神性日间尿频”“单纯性日间尿频”。疾病名称看起来复杂,但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日间”,顾名思义症状只出现在白天,夜间入睡后症状消失。

2.日间尿频综合征的特点有那些?
● 这种疾病多见于3~8岁的孩子;
● 春季和入冬的季节多发;
● 一般病程数天至数月,平均3个月会突然自愈。与突然发病相似,“来去匆匆”是这个症状显著的特点。
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后,要注意是否由于情绪等原因造成。
儿童白天尿频综合征没有器质性病变,多是由于精神因素造成的,首要的诱发因素就和家长可能密切相关了,有些家长担心宝宝尿裤子,自幼每10~20分钟要求宝宝排尿一次,此外也可能和孩子入托、入学后上课时不敢请假上厕所、学习压力大、担心尿湿裤子后被家长或老师责备、突然离开父母,性格内向等精神因素有关。
3.日间尿频综合征的治疗
- 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 药物治疗
治疗儿童白天尿频综合征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不要强迫排尿:“解铃还须系铃人”,家长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宝宝3岁之前不要强迫定时排尿。
(2)不要过多责备:当孩子已出现尿频症状时,不要因为尿湿裤子或被褥过多的责备。
(3)正确引导:孩子排完一次成泡小便后,又频繁要求排尿时,可以转移或分散其注意力来缓解症状,告诉孩子“排完成泡尿后,暂时就没有尿了,不用总去厕所。”以此来逐渐延长患儿的排尿间隔时间,直到距离上次排尿时间达3小时或憋不住为止。
(4)避免高糖饮料:避免高糖饮料,避免摄入太多甜食,鼓励多喝白开水矿泉水等。
家长朋友们,通过沟通及细心指导,逐渐延长去厕所的时间,酌情减少排尿次数,一般症状会逐渐好转自愈的。
如果以上的方法治疗4周后症状仍然不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一线用药是胆碱能受体拮抗剂,主要包括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索利那新。
本文是赵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