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治军 三甲
张治军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 耳鼻喉科

突入前颅底的额窦黏液囊肿

42人已读

丁女士,61岁,“反复头晕1年余,偶有恶心、呕吐,加重10天”。经颅脑CT平扫,发现“额叶见直径约3.9cm等密度软组织影,边缘可见钙化,邻近脑组织受压,额骨局部骨质吸收”,考虑“额叶占位”。结合头颅增强MRI,当地医生考虑该前颅底占位性病变,有可能为筛窦来源的黏液囊肿或嗅母细胞瘤,鉴于当地医疗水平有限,建议上级医院就诊治疗。经鼻内镜检查,发现“与左侧相比,患者右侧钩突上部向前、向内膨隆。”仔细查看影像学图片的细微结构变化,发现右侧额窦消失,与颅前窝“囊性病变”融为一体,表明“额窦后壁骨质存在

1.jpg

2.jpg

0fb84a9dde12519affd5386bb53cbbe.jpg

吸收破坏”,考虑 “额窦黏液囊肿(右)”可能性大,颅内病变是其进一步膨胀的结果。治疗方案为:全麻下经鼻内镜鼻-颅底病损切除术。

2024年7月2日上午10时,经口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妥,常规经鼻入路切除钩突上部,咬除筛泡与骨瘤样增生骨质,切除中鼻甲外侧、纸样板内侧、中鼻甲前端附着骨质,显露额隐窝与筛顶区域,见有棕褐色较黏稠液体溢出,进一步扩大囊腔前下方,见大量黏稠液体,额窦后壁骨质缺损,直径约2.5cm,所暴露硬脑膜完整,无脑脊液漏。反复冲洗术腔,清除残余囊液。切取囊壁组织送病理,术腔填塞明胶海绵、纳吸棉,结束手术。术后第一天,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消失。

由于窦口阻塞所引起的额窦黏液囊肿并不罕见,常缓慢增大,可破坏骨质突入眼眶或颅内,出现眼部或脑部症状,表现为前颅底病变的额窦黏液囊肿,易于误诊为肿瘤性疾病,从而误导治疗方向。

张治军
张治军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