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海东 三甲
李海东 副主任医师
温医大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 眼底病中心

急!重!差!视网膜动脉阻塞

203人已读

“心梗”、“脑梗”,大家都听过吧,“梗”意思是“梗阻、阻塞”,这里是指“动脉阻塞”,

心脏和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两个器官,一旦动脉阻塞,后果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眼睛也有一种类似的疾病,但不叫“眼梗”,而是称为“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动脉阻塞可以用三个字形容: 急!重!差!

急:发病急,多是急性发病,一般都毫无征兆。

重:症状重,虽然眼睛不痛,但视力严重下降。

差:预后差,视力恢复欠佳,甚至会完全失明。

图1 RAO.png


一、什么是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动脉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RAO)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症,指的是视网膜供应动脉发生阻塞,导致视网膜缺血和视力突然丧失。

根据阻塞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和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BRAO)。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是视网膜动脉“完全”堵了,病情非常严重!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BRAO),是视网膜动脉“部分”堵了,病情轻重不同,若堵在重要的部位(比如黄斑区视网膜)则后果很严重,若堵在不太重要的部位(比如周边部视网膜),那预后可能好很多。

图2 RAO图例.png


二、病因与危险因素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包括:

1.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壁的脂肪堆积和斑块形成是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常见原因。

2. 心脏病: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心房纤颤和心脏瓣膜病,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视网膜动脉阻塞。

3.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阻塞风险。

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健康状况较差,容易发生阻塞。

5. 高胆固醇:高胆固醇水平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6. 其他:如吸烟、肥胖、血液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能增加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风险。

三、症状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症状通常包括:

1. 突然视力丧失: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通常导致单眼突然无痛性完全失明。

2. 视野缺损:分支视网膜动脉阻塞(BRAO)则导致部分视野缺损,具体位置取决于阻塞发生的分支位置。

3. 对比敏感度下降:视物变得模糊或对比度降低。

图3 RAO及时就医.png


四、诊断方法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诊断需要专业的眼科检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1. 视力检查:测试患者的视力变化。

2. 眼底检查:通过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的状态,CRAO通常表现为黄斑区的“樱桃红斑”,BRAO表现为阻塞部位的视网膜水肿和苍白。

3.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网膜内层水肿。

4. 荧光血管造影(FFA):帮助确定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位置和程度。

五、治疗与管理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眼科急症,需要紧急处理,常用的治疗和管理方法包括:

1. 降低眼压:通过药物或眼球按摩等方法降低眼压,改善血流。

2. 高压氧治疗: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改善视网膜的氧供。

3. 溶栓治疗:对于适合的患者,使用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4. 抗凝治疗:使用抗凝药物防止进一步的血栓形成。

5. 病因治疗: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减少再次发生的风险。

六、预防措施

预防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关键在于管理好全身性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 控制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预防动脉硬化。

2.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预防血管并发症。

3. 控制血脂:保持胆固醇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4.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定期锻炼。

5.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

七、总结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通过良好的全身性疾病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生。如果出现突然视力丧失或视野缺损的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早期治疗,最大程度地保护视力健康。

李海东
李海东 副主任医师
温医大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 眼底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