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楚瑞阁 人已读
临床上很多癌症患者不是死于癌症本身,而是并发症。
恶性腹水作为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病情发展失控时,就可能出现“腹水难收”的情况,引起恶心、疼痛、纳差、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存期,甚至缩短到几个月、几周之内。癌性腹水最常见于消化道肿瘤(47%)和妇科肿瘤(37%),是癌症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具有顽固、量大、反复出现的特点。
01
恶性腹水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恶性腹水形成机制主要是血管通透性改变和淋巴引流管阻塞两点。具体如下:
02
腹水频繁来袭,该如何应对?
1)支持性治疗
患者反复出现出现腹水表明病情已经是晚期,应给予支持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饮食中应限制水和钠的摄入,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补充白蛋白或加速蛋白质合成。若合并有低蛋白血症,应适当给予血白蛋白或者输注新鲜血浆纠正。
2)利尿治疗
利尿剂的应用可以加速水从肾脏的排出,一般由小剂量逐渐增加剂量;同时注意监测血清电解质,及时处理因利尿剂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
3)穿刺引流
对于支持性治疗、利尿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通常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将腹水抽出。大部分患者都能较快缓解症状。注意每次抽取腹水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蛋白质过度流失。
4)抗肿瘤治疗
即便如此,由于临床尚缺乏较好治疗手段,反复抽吸腹水可引发低蛋白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并不能有效改善病情。出现反复恶性腹水,是癌症晚期表现,此时大多已发生腹膜广泛种植转移,由游离癌细胞及腹腔内微小病灶引起。
03
腹腔灌注
腹腔内化疗及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抑制肿瘤细胞腹腔内种植的有效手段,在抽吸腹水后直接在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对于有大量腹水且腹腔内有较大肿瘤或有腹腔转移的患者,需采用腹腔灌注疗法,提高腹腔内化疗药物的浓度,从源头上减轻恶性腹水。
04
生物制剂
近年来,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发展迅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癌症及恶性腹水中均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表明多种分子靶向药物都有较好的控制腹水的作用,如贝伐珠单抗、卡妥索单抗等,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生存期更长。卡妥索单抗(Catumaxomab)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双特异性抗体,用于治疗恶性腹水,治疗效果比较出色,可惜“生不逢时”,最终于2017年因经营问题遗憾退市。不过,随着“免疫+靶向”思路的开阔,卡妥索单抗治疗因胃癌引起的恶性腹水患者的中国中心临床试验已经开启,可以期待后续!
05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同样发展迅速,目前主要包括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TNF、IL-2、OK-432、高聚金葡素、短小棒状杆菌和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等。有关数据表明,rmhTNF 单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客观缓解率(ORR) 为 42.86%~46.03%。
06
中医疗法
此外,中医中药方对恶性腹水有一些辅助治疗价值,包括使用一些利尿、抗肿瘤的中药方等,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但需要进行辨证论治,不可盲目用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