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雾病手术你需要知道的最全要点(王嵘主任团队2025.03版本)
免责声明:以下部分根据目前国际上最新烟雾病相关科研进展与本团队经验整理而成,不同烟雾病专家对于此疾病的认识不同,仅代表个人及团队建议,不代表最终医疗决策。请理性分析,多方咨询,最终自行判断。
【医生常用名词介绍】
1.出血型、缺血型烟雾病:既往发生过脑出血的叫出血型,既往没有发生过脑出血的叫缺血型(前提是这个出血怀疑与烟雾病相关,有个别的出血是由于其他问题引起的,明显与烟雾病无关的除外)。虽然这个定义很不准确,但是一直被习惯延用。
2.TIA症状:一过性缺血症状,通常表现为一过性的一侧肢体麻木、力量下降、语言不利、视力缺损等症状,多不超过24小时。
3.贴敷:本文出现的贴敷专指颞浅动脉贴敷,本团队不做颞肌贴敷,对颞肌贴敷不予评价。
联合:搭桥+贴敷一起做叫联合。
4.一过性血流紊乱:有的地方也叫高灌注(其实高灌注这个叫法不准确),指术后出现由于血流改变导致的短暂的一过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利、亢奋等症状,在通过检查排除了脑梗和脑出血后通常归因于一过性血流紊乱,这些症状在术后1-3月内都有可能发生,症状类似于术前的TIA发作,甚至更加频繁,但是待血流稳定后100%能恢复。
【手术指征】
1.烟雾病目前没有任何绝对的统一手术指征。所以很多专家会给出不同建议,归根结底是手术并发症与自然发展风险不明确,缺少评估手术并发症高低的方法和自然发展风险的手段。各个专家对于手术的效果和并发症的认知存在差异,没有统一的结论。我们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结合国际上的文献及共识,给出我们建议的手术优先级:
成人患者:出血型>发生过脑梗的缺血型>频发TIA症状的缺血型>偶发症状的缺血型>无症状型
儿童患者:儿童>>成人,低龄儿童>高龄儿童
2.手术时机
烟雾病手术只有最早的手术时机,没有最好的手术时机。
2.1最早手术时机:手术不在脑梗、脑出血的急性期进行。少量出血或脑梗范围不大的,可以在发生后2月左右,一般在卒中发生后3个月左右再行手术治疗。无卒中患者不受此约束。
2.2烟雾病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不是动脉瘤破裂那种脑出血急症,不需要也不能急诊手术(除非是严重的脑梗脑出血,急诊去骨瓣清血肿那种)。每次脑梗类似于一次压力释放,会稳定一段时间。应该尽量稳定症状,待急性期后,评估风险后再行手术治疗。
2.3医生评估明确需要手术的患者,多数不需要着急手术(除特殊的急进型、短期内反复发作脑梗的不稳定型之外,要冒很大风险手术)。等待住院期间发生再发脑梗脑出血风险5-10%/年(经验估计,没有数据支持)。
【手术效果及手术方式】
1.成人烟雾病手术后:能降低80-90%再发脑梗风险,50-60%再发出血风险。无法根治,只能降低。需要术后生活规律,尽量维持。
2.儿童烟雾病手术后:效果远好于成人,效果能到达95-99%,虽然无法从基因层面根治,但是很多病人能达到临床治愈。
3.手术方式对于烟雾病术后症状控制、远期卒中预后有影响,但是影响有限。
3.1成人烟雾病患者,优选联合血运重建(搭桥+贴敷),能获得最稳定的血流重建效果。
3.2儿童及低龄成人,优选间接血运重建(贴敷),能达到联合血运重建的效果,无需增加风险优选联合。
3.3特殊类型的烟雾病(出血型、癫痫性、高风险型等)有自己独特的考虑,会有术式倾向。
4.手术方式优劣:
贴敷(间接重建的一种,也有叫间接搭桥的,但是这么叫不准确)
优点:只要没有人为破坏血管,只要有颞浅动脉,100%能做。手术时间快,技术难度低,术后脑梗并发症较搭桥略低一点(也有研究报道两者无差异)。术后发生一过性血流紊乱症状比例低。
缺点:血管生长需要时间,远期效果不稳定,无法预测,生长情况受年龄、基础病、生活习惯影响大,对于出血型不首选。
搭桥(直接血运重建,真正意义上的搭桥)
优点:血运改善直接迅速,尤其是对于贴敷效果不佳的成人是首选,短期内效果稳定,联合手术作为多数成人治疗的首选方案,尤其是针对出血型。
缺点:是否能搭桥根据术中血管条件(术前无法定论,必须术中判断),70-80%的人能做,20-30%做不了。技术难度高,时间总体时间较单独贴敷长40-60min左右,对主刀医生熟练度要求高。不适合中高风险成人,多数小儿不需要搭桥,术后一过血流紊乱比例较贴敷多。
另外,术中不能搭桥并不是因为技术不能实现(单纯从技术角度几乎可以实现近100%搭桥),而是患者不适合搭桥(例如高风险患者),或术中发现桥血管过细,即使强行搭桥,搭桥后不通畅、脑出血、后期桥血管闭塞等风险较大,因此决定不进行搭桥,不增加患者额外的风险。
联合血运重建(做的最多,多数成人首选)
就是搭桥+贴敷一起做,但是有的大夫为了方便病人理解,一般都简称叫搭桥。实际上是搭桥+贴敷。
优点:就是上边搭桥+贴敷的优点。
缺点:基本等于上方搭桥的缺点。
多点钻孔
仅在高风险患者,为了减少手术时间从而降低手术风险时使用;或本身颅外血管已经丰富代偿颅内,为了避免开颅破坏颅内已经形成的代偿血管时使用。非常规手术方式。
其他手术方式(硬膜反转、骨膜贴敷等)不属于狭义上的烟雾病手术,只是在术中顺手做的一个小步骤,就像出门化妆时候带个发卡,戴上会更好看,不戴也不影响整体效果。不做详细展开。
总结:术式请提前了解各个医院和医生的风格,目前没有最好的术式,只有最适合的术式。各个医院没有统一的术式标准。不同术式有不同的适应场景,各中心判断标准和对于短期和长期卒中发生的考虑不同。
【手术并发症】
各个医院,甚至相同医院各个医生的手术并发症都不近相同,但是大家基本都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全世界各大烟雾病数值都很相近。本文中所有数字都有据可循,给大家展示提供。
手术并发症的定义:
广义的并发症,术后出现的新增的所有症状和损伤,都可以认为是术后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脑卒中、头疼、高灌注、癫痫、伤口愈合不良等。但是由于其中大多数损害较小,持续时间较短,不造成永久性影响。因此不以广义并发症评估术后风险。
狭义的并发症(重点):主要指术后30天内(一般都在7天以内)的脑梗、脑出血、癫痫、伤口愈合不良、颅内感染。其中以脑梗最为常见。
1.烟雾病术后脑出血并发症国内发生率较低,1-2%,不做过多解释。
2.主要并发症:术后30天围手术期脑梗(主要发生在术后7天内)。
天坛医院2012-2024年成人首次烟雾病手术的脑梗并发症平均风险:6.6%(2600人,13年数据汇总,见图1)
3.儿童烟雾病(<16岁)平均脑梗并发症比例1-3%(没有具体统计,大概数据)。
4.二次手术患者多数风险低于首次手术,但是要根据具体DSA血管情况决定
5.世界各国各大医院成人首次烟雾病手术并发症平均水平(9%上下)。
6.一过性血流紊乱(即高灌注)不是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但凡是能够短时间内恢复的症状均不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手术并发症。
7.高风险型烟雾病患者,手术后梗死比例可以达到50%以上,属于相对的手术禁忌,会与病人家属慎重交待风险决定是否手术。但是对于高风险的评估,很多医生评估方法不同,甚至没有具体风险的评估。本团队已经建立了一套基于烟雾病手术并发症评分系统的模型。

2012-2024年成人首次烟雾病术后30天内脑梗并发症发生比例变化
【手术刀口及缝合】
手术刀口根据所选手术方式有所不同,下文所涉及的图片仅仅代表王嵘主任及团队的缝合方式,仅限搭桥、贴敷、联合的患者,不涉及颞肌贴敷等损伤较大的切口。
目前,王嵘主任团队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段然主任烟雾病小组全面常规开展美容缝合。见下图:
1.明确研究证实,头发对于术后感染是保护因素,局部剃头不增加伤口感染的概率。
2.相较于传统缝合方法,美容缝合伤口美观,拆线快,瘢痕小,伤口愈合更好。

天坛医院,王嵘主任团队,小孩,贴敷,美容缝合,术后第4天

天坛医院,王嵘主任团队,男,联合,美容缝合,术后第2天

天坛医院,王嵘主任团队,女,贴敷,局部剃头,美容缝合,术后第3天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段然主任,女,联合,局部剃头,美容缝合,术后第5天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段然主任,男,贴敷,局部剃头,美容缝合,术后第5天
本文是刘子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