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力 三甲
吴力 主任医师
宁波市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心病科)

最近的高血压指南对血压的论述有什么新观点?

70人已读


高血压指南的更新一直是人们比较关心的热门话题,对于高血压前期,青年高血压怎么定义及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提出了“血压升高”这个概念,它有别于高血压。中青年患高血压的比例逐年上升,除了遗传因素,多数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肥胖、睡眠不足、紧张焦虑等。

对于儿童和青春期人群,特别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均患有高血压时,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关注健康,经常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变化,从而更好地预测其成年罹患高血压可能性,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血压升高这一阶段是决定是否进展为高血压的重要时期,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寻找导致血压升高的各种因素,逐一纠正,必要时进行中医调理,练功,物理疗法等阻断血压进一步升高。

具体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①建议限制游离糖的摄入,特别是含糖饮料,最多不应超过每天摄入量的10%。不建议年轻人把含糖饮料当水喝。

②对于无慢性肾脏疾病但每日钠摄入量较高的患者,可考虑通过使用富钾低钠(75%氯化钠和25%氯化钾)替代普通钠盐,多吃富含钾的蔬菜和水果等方式,将钾摄入量增加至0.5~1.0 克/日。

③慢性肾病患者或正在服用保钾药(如某些利尿剂、ACE抑制剂、ARB或螺内酯等)的患者,若膳食钾摄入量增加,则应考虑监测血清钾水平。

④建议患者在一天当中最方便的时候服药,而不是一定在早晨服药,建立习惯性服药模式,保证不要漏服,提高依从性。

⑤对于血压升高和低/中等心血管疾病风险(10年内<10%)的成年人,建议改变生活方式,以同时降低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⑥对于血压升高且心血管疾病风险足够高的成人,在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血压仍≥130/80 mmHg,建议采用药物降压,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⑦对于确诊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无论心血管疾病风险如何,均应立即开始改变生活方式,启动药物降压,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⑧若耐受性良好,则建议终身维持降压治疗,甚至治疗至年龄超过85岁。

⑨由于某些情况下减少心血管疾病结局带来的益处尚不明确,应注意密切监测治疗耐受性。对于符合以下要求的患者,谨慎使用降压药物:❶治疗前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❷年龄≥85岁;❸具有临床意义的中重度衰弱;❹评估后预测寿命有限(<3年)。

⑩在降压治疗耐受性差且收缩压几乎不可能达到120~129 mmHg的目标时,建议将目标收缩压水平设定为“降低至合理且可达到的最低水平”(ALARA原则)



吴力
吴力 主任医师
宁波市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心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