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常恒瑞 三甲
常恒瑞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脊柱骨科

椎间孔镜、UBE与通道显微镜下开窗技术简介与比较

1617人已读

在现代医学中,针对脊柱疾病的治疗方法不断进步,尤其是在微创手术领域。椎间孔镜、UBE(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及通道显微镜下开窗技术是三种常见的微创脊柱手术方法。本文将对这三种技术进行详细介绍,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并讨论其适应症。

1. 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 PETD)


椎间孔镜是一种通过小切口插入内窥镜进行脊柱手术的技术。内窥镜通过椎间孔进入脊柱,医生可以在显示屏上清晰地看到椎间盘及周围结构,从而完成手术操作。主要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疾病。该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通常术后第2天即可下地出院。此外,该手术对脊柱稳定结构破坏小,术后不易出现顽固性腰痛。但尽管内窥镜提供了清晰的视野,但由于操作空间有限,某些复杂病变可能难以处理,如严重的椎管狭窄、合并钙化的巨大椎间盘突出等。其适应症主要包括:单纯椎间盘突出;合并单侧症状的椎管狭窄等。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器械不断更新,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Full‑endoscopic Foraminoplasty and Lumbar Discectomy, FEFLD)已成为目前主流的单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其最大的技术革新在于使关节突成形操作可视化,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2. UBE(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UBE, 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方法,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领域。这种技术以其独特的操作方式和显著的治疗效果,逐渐成为脊柱病变治疗的热门选择。它通过在患者体的一侧开两个小切口,通过这两个切口分别插入内窥镜和手术器械,从而实现对脊柱内病变的精确诊断和治疗。UBE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两个通道,一个用于内窥镜提供视野,另一个用于操作器械。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UBE技术能够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UBE技术尤其适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由于操作灵活度高,UBE技术可以通过单侧入路实现双侧减压效果。这样可以有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此外,其对腰椎间盘突出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由于UBE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因此对患者的一般状况提出了要求。对于年龄大、基础病较多的患者,应做好术前评估。

3. 通道显微镜下开窗技术(Tubular-assisted Microdiscectomy, TMD)


传统显微镜下开窗技术是一种通过小切口和显微镜系统进行脊柱手术的技术。该方法结合了显微镜的高精度和微创手术的优势,通过建立一个小的手术通道,医生可以在显微镜下进行精准操作,曾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金标准。后有学者将可扩张通道引入其中,并配合显微镜形成新的手术方式,即通道显微镜下开窗技术。由于使用可扩张通道,无需剥离椎旁肌,对脊柱后方稳定结构破坏小。结合显微镜提供的高倍放大视野,使医生能够精确定位和处理病变。其主要适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腰椎管狭窄治疗效果有限。相较于以上两种脊柱内镜技术而言,其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于前两者。

总结

椎间孔镜、UBE与通道显微镜下开窗技术各有其特点和适应症。椎间孔镜以其微创性和清晰的视野获得广泛应用,而UBE则提供了更广泛的观察范围和处理能力,通道显微镜下开窗技术则更为成熟。选择合适的技术应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患者的状况来决定,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常恒瑞医师)

常恒瑞
常恒瑞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脊柱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