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步升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心外科
右心衰竭的治疗(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
247人已读
1.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导致右心衰竭的原发疾病,减轻右心室前后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维持窦性节律及心脏收缩同步性。同时,积极纠正导致右心衰竭发作的诱发因素。
2. 治疗措施。
(1)优化前负荷:容量管理是右心衰竭治疗的关键,右心衰竭治疗前须先确定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如果存在容量超负荷,推荐静脉应用袢利尿剂,降低心脏前负荷(Ⅰ类推荐,C级证据);如果合并低钠血症或肾功能恶化倾向,可以考虑联合托伐普坦治疗(Ⅱb类推荐,C级证据);如果存在利尿剂抵抗,可以考虑超滤治疗(Ⅱb类推荐,C级证据)。如果存在容量不足或低血压,应该考虑补液治疗(Ⅱa类推荐,C级证据)。
(2)降低后负荷;对于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心衰竭,推荐根据指南应用靶向药物治疗(Ⅰ类推荐,A级证据),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前列腺素类似物、PDE‑5 抑制剂及口服sGC刺激剂--利奥西呱等。对于肺部本身疾病、其他肺部异常状态(肺不张、肺渗出、肺部感染等)及异常通气状态(如呼吸性酸中毒引起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血管阻力升高,应给予积极的治疗和纠正。
(3)增强心肌收缩力:对于右心衰竭合并低血压、组织低灌注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该考虑应用正性肌力药,包括左西孟旦、米力农、多巴酚丁胺等(Ⅱa类推荐,C级证据);可以考虑联合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Ⅱb 类推荐,C级证据)。右心衰竭合并房颤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地高辛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Ⅱb类推荐,C级证据)。


本文是张步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